SentiFin LogoSentiFin

英格兰银行稳定币上限提案被批“限制性过强”

欧洲
来源: 解密(Decrypt)发布时间: 2025/09/16 00:59:01 (北京时间)
英格兰银行
稳定币
加密货币监管
数字金融
英国金融政策
The Bank of England. Image: Shutterstock/Decrypt

新闻要点

英格兰银行(BoE)计划对个人稳定币持有量设定1万至2万英镑的上限,对企业设定1000万英镑的上限。此举旨在防止传统银行存款大量外流,以维护金融稳定和信贷供应。 然而,加密货币行业对该提案表示强烈反对。Coinbase高管Tom Duff Gordon指出,此举“对英国储户、伦敦金融城和英镑都不利”,并强调其他主要司法管辖区并未实施此类限制。批评者认为,这些限制性措施将扼杀英国的金融创新,削弱其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并可能将用户推向离岸或自我托管选项。 相比之下,美国国会于今年7月通过了《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方建立了许可和储备框架,但未对持有量设限。尽管如此,美国银行业也曾警告称,无息稳定币可能对信贷市场构成风险。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一种,其价值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或黄金等大宗商品挂钩,旨在提供价格稳定性。近年来,全球稳定币市场增长迅速,市值已达293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 全球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及其潜在影响。英格兰银行在2023年发布了一份关于稳定币的咨询文件,探讨了其潜在风险和监管框架。与此同时,美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如美国国会通过的《GENIUS法案》,以规范稳定币市场。 关于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业界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持续争议。银行业普遍担忧稳定币可能从传统存款中吸走大量资金,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贷供应能力。

深度 AI 洞察

英格兰银行此举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英格兰银行的限制性提案超越了单纯的金融稳定考量,可能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战略防御。其核心动机可能包括: - 维护传统银行体系的特权地位: 通过限制稳定币持有量,英格兰银行实际上是在保护传统银行的存款基础。若稳定币大规模普及且无上限,可能导致存款从银行体系大量流出,削弱银行的放贷能力和盈利模式。 - 巩固英镑的数字主权: 限制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为未来英格兰银行可能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英镑——预留空间,确保央行对货币体系的绝对控制权和主导地位。 - 规避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和声誉风险: 尽管稳定币市场规模尚不及传统金融,但其快速增长和跨境性质使得潜在风险难以全面评估。BoE可能采取“宁严勿松”的态度,以避免在出现重大问题时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尤其是在全球对加密货币审慎监管的背景下。 此政策将如何影响英国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英国的这一限制性政策可能对其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长期竞争力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 创新流失与人才外流: 严格的上限将劝退稳定币发行方和相关创新企业在英国发展,迫使它们转向美国、欧盟或亚洲等监管更友好的司法管辖区。这不仅导致技术和资本的流失,也可能促使相关领域的人才离开英国。 - 伦敦金融城地位受损: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长期以来以其开放和创新而闻名。若在数字资产领域采取保守策略,可能使其在与纽约、新加坡等竞争对手的数字金融中心之争中处于劣势。 - 数字英镑的推广受阻: 如果英国对私人稳定币过于限制,可能会传递出一种对数字资产不友好的信号,这可能反过来影响市场对未来数字英镑的接受度和创新应用。 投资者应如何看待此举对稳定币市场及相关投资的影响? 投资者应将英格兰银行的提案视为英国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采取保守立场的明确信号,这可能带来以下影响: - 英国市场吸引力下降: 对于寻求在数字资产领域进行投资和扩张的企业而言,英国的吸引力将相对下降。这意味着在英国本土设立的稳定币项目或依赖稳定币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面临更大的运营和增长挑战。 - 区域性监管套利机会: 投资者和企业可能会寻求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监管政策的差异,将业务或资金转移到对稳定币更开放的司法管辖区,例如美国。这可能导致资金和创新活动的地理转移。 - 对全球稳定币市场影响有限,但局部效应显著: 鉴于稳定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庞大规模和去中心化特性,英国的限制性政策不太可能对全球稳定币的整体发展趋势造成根本性影响。然而,对于那些专注于英国市场或依赖英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稳定币项目和相关投资,其发展前景将受到直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