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称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该芯片制造商盘前股价下跌1.5%

新闻要点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宣布,初步调查发现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违反了中国的反垄断法。据称,此次违规行为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0年批准英伟达收购Mellanox Technologies时设定的条件有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划进行“进一步调查”,但未提供时间表或更多细节。 该消息发布后,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超过1.5%。英伟达在上一个财年(截至今年1月)从中国市场获得了170亿美元的收入,约占其总销售额的13%。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估计,其H20人工智能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可能达到150亿美元。 此次反垄断调查声明发布之际,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率领的美国代表团正在马德里与中国官员举行贸易谈判。谈判议题包括社交媒体平台TikTok的命运,贝森特表示双方“非常接近”达成协议,但北京可能将TikTok的批准与贸易让步挂钩。特朗普总统此前曾威胁对外国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监管行动进行报复,近期也批评了欧盟对谷歌的罚款。
背景介绍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游戏、专业可视化、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AI)领域。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了Mellanox Technologies,一家以色列的端到端互连解决方案供应商,此举旨在增强其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实力。 中国是英伟达的重要市场,贡献了其总收入的显著份额。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技术、贸易和地缘政治领域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尤其是在半导体行业,美国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作为回应,中国也加强了其技术自主和监管审查。 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政府一直对外国监管机构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行为持批评态度,并多次威胁采取报复措施,这使得任何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行动都可能迅速演变为更广泛的双边争端。
深度 AI 洞察
中国针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背后的真正战略动机是什么? - 表面上是审查Mellanox收购案的遗留问题,但深层动机更可能是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对美国半导体巨头施加战略压力,并以此作为贸易谈判的筹码。此举既能彰显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监管主权,也能为本土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喘息空间。 - 这也可能是中国在对美国限制其获取先进芯片的回应,通过监管行动向美国施压,以争取在贸易和技术出口管制方面的让步。 此次调查对英伟达的中国市场战略和全球供应链有何长期影响? - 长期来看,英伟达在中国的商业环境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监管风险,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在华投资和运营模式。这或促使其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 尽管短期股价波动,但更关键的是未来中国市场准入和潜在的罚款或业务限制。若调查结果导致Mellanox相关业务受到影响,将削弱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互连领域的竞争力。 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回应,以及这可能如何影响美国科技公司的国际运营? - 鉴于特朗普总统对外国监管美国科技公司的强硬立场和即将到来的TikTok交易截止日期,美国政府很可能会迅速且严厉地回应,可能采取贸易报复措施或加速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审查。 - 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和技术壁垒,迫使更多美国科技公司在不同市场采取“双轨”策略,以适应日益分化的监管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将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