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称初步调查发现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大中华区
来源: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布时间: 2025/09/15 18:12:02 (北京时间)
英伟达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
半导体
反垄断
中美科技战
出口管制
China targets Nvidia with anti-monopoly probe

新闻要点

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周一表示,初步调查发现英伟达(Nvidia)违反了中国的反垄断法,并宣布将继续对这家美国芯片巨头进行调查。此消息导致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约2%。 该调查与英伟达在2020年收购以色列网络解决方案公司Mellanox有关,当时中国批准了这笔交易,但附加了某些条件。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并未具体说明英伟达涉嫌如何违反了中国法律。 这一进展可能使中美两国官员周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始的贸易谈判复杂化。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似乎正在加剧,中国此前已对某些进口自美国的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并对美国限制中国芯片行业的措施展开反歧视审查。 英伟达近期与中国市场的关系动荡不安。该公司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而专门设计的H20芯片早前被禁止运往中国。尽管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公开呼吁允许美国公司向中国销售芯片,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潜力巨大,但地缘政治波动仍对其业务造成影响。上个月,英伟达与华盛顿达成协议,允许其恢复向中国销售芯片,但须向美国政府交出15%的收入。黄仁勋和美国政府还在讨论向中国出口更先进芯片的可能性。

背景介绍

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在数据中心、游戏和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是其最大的市场之一。 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Mellanox,旨在加强其数据中心产品组合。这笔交易当时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但通常会附带特定条件。 自2020年代初以来,以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和设备的出口管制,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这些限制旨在减缓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并引发了中美之间持续的科技战。英伟达因此被卷入地缘政治漩涡,不得不推出H20等定制芯片以遵守美国规定,但这些芯片的出口也时常面临挑战。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在已经批准的收购和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背景下,其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 这可能是一项报复性措施,旨在回应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的持续限制,尤其是在芯片领域。通过针对英伟达,北京可以向华盛顿发出信号,表明其也有能力施加经济压力。 - 在当前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反垄断调查可作为北京的谈判筹码,意图在更广泛的科技和贸易议题上争取有利条件。在谈判桌上增加压力点是常见的地缘政治策略。 - 中国可能借此机会审查或重新解释英伟达收购Mellanox时设定的条件,为支持国内竞争对手或限制外国公司在华影响力创造理由。这符合中国发展自主半导体生态系统的长期目标。 - 此举也可能旨在测试特朗普政府在科技战中的决心和底线,观察美国将如何保护其旗舰科技公司免受中国监管行动的影响。 英伟达最近与美国政府达成的恢复对华芯片销售协议,以及此次中国反垄断调查,将如何影响其长期市场战略和投资者认知? - 英伟达将面临持续且高度不可预测的监管风险,其在华业务的稳定性和增长前景蒙上阴影。投资者将不得不消化这种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 - 尽管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可以恢复部分收入,但中国潜在的罚款、市场份额流失以及对其他芯片型号的未来限制,可能侵蚀其利润率并使其营收预测复杂化。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复杂局面可能迫使其加速多元化战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或更积极地投资于非中国市场的研发和销售,但短期内这将增加成本。 - 投资者可能会将英伟达视为中美科技战的“晴雨表”,其股价和估值将更容易受到地缘政治新闻的影响,而不是纯粹的财务业绩。 中国多管齐下的策略(反垄断、反倾销、反歧视)对其他在华运营的美国科技公司有何更广泛的影响? - 这为其他在华运营的美国科技公司树立了一个严峻的先例,表明中国监管机构可以利用各种法律工具来施压或限制外国企业,尤其是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 - 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将显著增加,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应对复杂的监管环境,并评估潜在的法律和商业风险。 - 这种监管审查的加剧将加速中美科技“脱钩”的进程,促使更多美国公司重新评估其供应链、市场准入策略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存在。这可能导致一些公司选择性退出或缩减在华业务。 - 中国此举也可能进一步刺激国内替代方案的发展,例如华为等中国企业将更快地填补外国公司留下的市场空白,从而改变中国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对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公司构成长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