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代表团在马德里启动第四轮谈判

新闻要点
中美两国高级贸易代表团已在西班牙马德里启动第四轮贸易谈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分别率领各自团队,旨在解决日益加剧的贸易分歧。 此次关键会晤正值此前在斯德哥尔摩达成的关税休战协议将于2025年11月到期之际。这些讨论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今年4月重启关税战后的直接回应。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曼努埃尔·阿尔巴雷斯在西班牙外交部正式欢迎了两国代表团,标志着何立峰和贝森特在欧洲的又一次面对面接触。
背景介绍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4月重启关税战以来持续升级。在此背景下,双方曾于斯德哥尔摩达成一项关税休战协议,但该协议定于2025年11月到期。 此次在马德里举行的谈判是两国高级贸易官员,即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欧洲的第四次面对面会晤,显示出双方努力在关税休战期满前解决分歧的紧迫性。
深度 AI 洞察
美方重启关税战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 美方在关税休战协议即将到期前重启关税战,可能并非仅仅为了短期贸易利益,而是多重战略考量的结果: - 对华施压以获取更多让步: 在新一轮谈判前增加筹码,迫使中方在技术转让、市场准入或补贴等更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上做出更大让步。 - 国内政治考量: 特朗普政府可能以此向其国内支持者展示对华强硬立场,巩固其政治基础,尤其是在2025年总统任期初期。 - 重塑全球供应链: 关税战旨在加速关键产业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强化美国及其盟友的经济韧性与国家安全。 中方在谈判中的核心策略可能是什么? 面对美方的压力,中方可能会采取以下策略以维护自身利益并寻求稳定: - 寻求短期稳定以争取时间: 在关键技术领域争取更多发展时间,避免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导致经济动荡。 - 强调合作与全球经济稳定: 通过多边平台和双边谈判强调中美合作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 选择性让步与坚守底线: 在非核心利益领域或可控范围内做出灵活调整,但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关键产业自主权问题上坚决不退让。 此次谈判若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对全球投资者的潜在影响有哪些? 如果谈判陷入僵局或未能达成有效协议,其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 全球供应链进一步碎片化: 持续的关税不确定性将加速企业“去风险化”或“友岸外包”进程,导致全球生产布局调整,成本上升。 - 市场波动性加剧: 贸易战升级将对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特别是技术和原材料)和外汇市场带来显著的负面冲击,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 - 通胀压力与经济增长放缓: 关税增加将直接推高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同时抑制投资和消费,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