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蚂蚁集团排除进军加密货币领域,拥抱代币化经济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9/12 22:20:00 (北京时间)
蚂蚁集团
代币化
区块链技术
中国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监管
蚂蚁集团排除进军加密货币领域,拥抱代币化经济

新闻要点

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明确表示,公司将不会发行加密货币,也不会参与任何形式的炒作,而是专注于代币化技术以支持“实体经济”。这一声明在上海的外滩大会上发布,强调了蚂蚁集团在技术进步与监管合规之间寻求平衡的策略。 韩歆毅指出,蚂蚁集团致力于为各行业构建技术基础设施,而非颠覆它们。他强调代币化经济必须“深深植根于实体经济”,并结合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以充分发挥其潜力。此举与中国大陆持续对加密货币活动进行严格打击的政策保持一致,尽管香港正努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

背景介绍

蚂蚁集团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巨头,其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广为人知。自2020年其大规模IPO被叫停以来,蚂蚁集团一直面临来自北京的严格监管审查。 中国政府自2021年起对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实施了全面禁令,理由是维护金融稳定并打击非法活动。这与香港相对开放的虚拟资产政策形成鲜明对比,香港正积极寻求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代币化被视为区块链技术在资产管理和转让方面的合法应用,不同于投机性加密货币,具有提高效率的潜力。

深度 AI 洞察

蚂蚁集团此举对中国数字经济战略有何深层含义? 蚂蚁集团拒绝加密货币并专注于受监管的代币化,并非仅仅是企业策略,更是对中国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深刻呼应。这意味着: - 强化数字人民币主导地位: 通过规避去中心化、匿名性强的加密货币,蚂蚁集团在无形中巩固了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唯一且中心化的地位,符合北京对货币主权的绝对控制。 - “区块链+实体经济”模式的加速: 蚂蚁的重点转向“代币化经济”预示着中国将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工业、金融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而非将其应用于投机性资产。这是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的技术应用路径。 - 对外输出“中国模式”的潜力: 随着中国在受控代币化和数字货币方面的实践深入,未来可能会将其监管框架和技术标准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一套有别于西方自由市场模式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蚂蚁集团在“代币化经济”中的潜在价值和风险? 蚂蚁集团在代币化领域的专注,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评估视角: - 潜在价值: 蚂蚁在区块链技术和平台运营方面的深厚积累,使其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受监管代币化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商。若能成功将房地产、供应链金融等资产转化为高效流通的数字凭证,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 主要风险: 监管政策仍是首要风险。虽然蚂蚁强调合规,但中国政府对金融创新的审查持续严格,代币化业务的边界和发展速度将高度依赖政策许可。此外,技术标准化和市场接受度也需要时间培养,早期盈利模式可能不清晰。 - 核心竞争力: 蚂蚁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支付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数据网络,这为其在代币化场景中提供身份验证、交易结算和风险控制等服务奠定了独特优势。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和技术政策如何可能影响蚂蚁集团的全球代币化雄心? 尽管蚂蚁集团聚焦中国市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及其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持续审查,仍可能对其全球代币化战略构成间接但显著的影响: - 技术壁垒: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涉及中国区块链或数字技术标准的国际合作设置障碍,例如限制美国企业与蚂蚁集团在代币化解决方案上的技术交流或市场准入。 - 资本市场限制: 尽管蚂蚁的IPO受挫于国内监管,但如果其未来寻求国际资本,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利用其影响力,通过行政命令或立法,限制美国投资者对蚂蚁集团代币化相关业务的投资。 - 全球数字经济“脱钩”风险: 美国的政策可能加速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以中美为中心的两个独立生态系统,从而限制蚂蚁集团在西方市场推广其代币化解决方案的能力,迫使其更侧重于亚洲、非洲等区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