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卢特尼克暗示房利美、房地美可能在2025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向美国纳税人展示“按市值计价”的价值——“史上最大规模IPO”

北美
来源: 本辛加发布时间: 2025/09/12 18:59:00 (北京时间)
房利美
房地美
首次公开募股
抵押贷款市场
特朗普政府
卢特尼克暗示房利美、房地美可能在2025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向美国纳税人展示“按市值计价”的价值——“史上最大规模IPO”

新闻要点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暗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在2025年启动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比人们预期的“更快”。此举旨在向美国纳税人展示这些由其拥有的资产的“按市值计价”的真实价值,而非立即出售大量股份。 卢特尼克强调,政府致力于保持抵押贷款利率尽可能低,并使购房更容易、更实惠。他称这将是“史上最大规模的IPO”,并透露可能“就是今年”的事情。此前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认真考虑出售其在两家政府支持企业(GSEs)部分股权的计划,以启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托管后的私有化进程。 特朗普总统还曾暗示可能将房利美和房地美合并,并以“MAGA”的股票代码进行交易。对冲基金亿万富翁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也表示支持重组这些GSEs的资本要求。

背景介绍

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是美国两家主要的政府资助企业(GSEs),在二级抵押贷款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通过从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购买抵押贷款、将其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并向投资者出售来提供流动性。这些GSEs对MBS提供担保,确保投资者及时收到本金和利息。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次贷市场崩溃,两家公司面临破产。为防止美国住房市场彻底崩溃,美国政府将其置于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监管下,实行政府托管。自那时起,美国财政部拥有这两家GSEs 79.9%的股份,并已通过股息和利润分享收回了大量资金。 将房利美和房地美私有化一直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的目标,但在过去十多年中,由于政治、经济和法律上的复杂性,这一进程一直未能实现。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推动此次IPO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除了其所宣称的“按市值计价”透明度之外? 除了向纳税人展示价值外,此举可能有多重战略考量: - 政治资本与民粹主义吸引力:通过兑现长期以来将GSEs私有化的承诺,特朗普政府可以赢得选民支持,尤其是在希望减少政府干预市场的保守派和希望降低购房成本的普通民众中。 - 财政与市场友好信号:将GSEs部分私有化可以被视为政府减少市场干预、推动自由市场原则的信号,这可能吸引投资者并提振市场信心。 - 降低未来风险:通过逐步将GSEs的风险转移给私人投资者,政府可以减少未来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其财政造成的潜在冲击。 - “MAGA”品牌整合:总统提出的合并并以“MAGA”股票代码上市的建议,显示出将经济政策与其政治品牌紧密结合,进一步巩固其支持者的愿景。 房利美和房地美作为“史上最大规模IPO”之一,可能对更广泛的金融市场和抵押贷款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此大规模的IPO可能引发以下连锁反应: - 市场流动性与资金流向:如此庞大的新股发行将吸引全球大量资本,可能暂时从其他资产类别中抽离资金,但长期来看将增加美国资本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 抵押贷款市场结构重塑:随着GSEs私有化,其风险定价、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私人投资者可能会对担保费用和资本要求有不同预期,从而影响抵押贷款利率和产品的可获得性。 - 监管环境演变:私有化后,GSEs的监管框架将需要重新评估,以平衡市场效率与金融稳定。这可能导致更严格或更灵活的资本金要求和业务限制,对银行和非银行贷款机构产生传导效应。 鉴于GSEs的历史和与政府的纠葛,投资者在考虑此类IPO时面临的关键风险和挑战是什么? 投资者需要审慎评估以下风险因素: - 政府持续影响:即使私有化,政府仍可能通过监管框架、隐性担保或“最后贷款人”角色对GSEs保持实质性影响,这可能限制其盈利能力和运营自主性。 - 政策不确定性:未来的政府政策、尤其是在住房和金融领域,可能对GSEs的业务模式和盈利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任何关于其使命或担保范围的调整都将带来不确定性。 - 市场波动与周期性风险:抵押贷款市场本质上具有周期性,易受利率、经济增长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状况的影响。私有化的GSEs将直接面临这些市场波动,且可能不再享有政府的全面兜底。 - 估值挑战:由于GSEs的独特结构和长期政府托管历史,对其进行准确估值将是一个复杂挑战,投资者需要仔细分析其盈利能力、风险敞口和潜在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