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称香港房地产市场前景明朗,降息在即

新闻要点
摩根大通研究员表示,香港房地产市场最糟糕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投资者购入不良资产,且随着市场预期降息加速,房屋销售将持续改善。 尽管该行业曾遭受重创,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贷款重新谈判,但摩根大通香港房地产研究主管Karl Chan认为,市场有望重回巅峰。他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再次大幅繁荣,香港房地产市场可能回到昔日高点,但需要耐心。 香港房价自2021年9月历史高点至2025年3月下跌了28.4%,但随后连续四个月上涨至2025年7月,将全年跌幅收窄至0.45%。随着美联储预计本月重启宽松政策并降息,香港金管局也将效仿,这将缓解商业地产业主压力并鼓励购房者。然而,Chan也提到,开发商仍面临大量未售公寓库存和负利差(抵押贷款利率高于租金收益)等不利因素。
背景介绍
香港房地产市场自2019年社会动荡和随后的新冠疫情以来一直面临下行压力。高利率环境,尤其是在美联储紧缩周期下香港金管局因港元与美元挂钩而被迫跟随加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挑战,导致房价自2021年历史高点大幅下跌。 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与香港房地产市场表现紧密相关。当前,中国正努力应对房地产行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并寻求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增长,这对于提振香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深度 AI 洞察
摩根大通的乐观预测建立在哪些假设之上?这些假设有多稳固? - 摩根大通的乐观展望主要基于美联储即将降息和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大繁荣”的预期。就美联储降息而言,鉴于当前的通胀趋势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施加的经济刺激压力,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将有多次降息。 - 然而,关于中国经济将出现“大繁荣”的假设则更具投机性。中国经济正面临房地产债务、全球贸易动态变化以及内部结构性改革等挑战。要实现足以将香港房地产市场推回历史高点的持续繁荣,需要强劲的政策催化剂和国内需求的显著增长,这些并非板上钉钉。 即使降息,香港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结构性阻力,使其难以回到“旧日高点”? - 是的,文章明确指出,即便降息在即,市场仍面临“异常大量”的未售公寓库存。这意味着供过于求的问题可能持续存在,限制价格大幅上涨的潜力。此外,即便降息,抵押贷款利率仍可能高于租金收益率,导致“负利差”状况,这会抑制投资需求。 - 此外,香港的长期人口结构变化、全球资本流动对地缘政治敏感度的增加,以及中国大陆投资者对香港房地产市场态度的转变(例如,更多投资转向新兴科技或本土市场),都可能构成结构性阻力,使市场难以简单复制过去的辉煌。 美国大选结果和中国经济政策的潜在变化,将如何影响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走向? - 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其“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导致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续,甚至升级。这可能对依赖贸易和金融的香港经济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对美元走弱的偏好也可能促使美联储在2025年采取更积极的降息措施,这将在短期内利好香港。 - 中国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特别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措施和刺激内需的力度,将对香港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中国政府能成功稳定并提振经济,将为香港提供坚实支撑。然而,如果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未能有效解决,或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香港房地产市场重回巅峰的路径将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