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警告墨西哥上调关税需“三思”,并威胁采取反制措施

拉丁美洲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09/12 20:20:20 (北京时间)
墨西哥关税
中国反制措施
汽车产业
USMCA
贸易摩擦
The Leopard 8 is one of the three cars BYD’s Fang Cheng Bao brand unveiled in Shenzhen on April 16, 2024.

新闻要点

中国商务部已警告墨西哥,如果该国按计划将亚洲制造汽车的关税提高至50%(此前为20%),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墨西哥经济部长表示,此举仍需国会批准,并将主要针对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汽车。 中国强调中墨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不希望双方经济合作受影响,并呼吁各国在面对“美国滥用关税”时应维护自由贸易,不应牺牲第三方利益。墨西哥计划中的关税是其更广泛联邦预算提案的一部分,将影响价值52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 尽管自2022年6月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和制造商已宣布在墨西哥投资超过70亿美元,但比亚迪等巨头的工厂建设仍未明确。分析师指出,中国汽车在墨西哥主要夺取其他亚洲品牌的市场份额,即使上调关税,其价值主张可能仍具吸引力。

背景介绍

中美两国持续进行贸易摩擦,中国曾通过限制关键矿物出口作为反制措施,这些矿物对汽车及先进技术生产至关重要。墨西哥是美国南部邻国,受益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该协议要求车辆区域产值比例远高于其前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免关税贸易。 汽车工业是墨西哥最大的雇主。在全球贸易中,中国被指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有中国官员反驳称,产能过剩是全球贸易存在的理由,并指出其他国家在液化天然气、农产品和高端半导体等领域也占据全球出口主导地位。 特朗普总统在2024年11月连任,其执政风格和贸易政策倾向于保护主义和“美国优先”战略,这使得美墨加区域贸易整合与对中国贸易政策的互动变得复杂。

深度 AI 洞察

墨西哥提高关税的真正驱动因素是什么,这是否仅仅是经济保护主义? - 墨西哥的举动可能并非单纯的经济保护主义,而是多重外部压力与内部战略的结合。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和“友岸外包”政策可能对墨西哥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其限制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 - 墨西哥此举也可被视为在USMCA框架下加强自身区域供应链地位的策略,即通过提高外部关税,促使更多生产转移到北美地区。 - 此外,此举有助于墨西哥国内汽车产业的短期保护,并可能作为与美国进行更广泛贸易谈判的筹码。 中国声明中的“必要措施”可能具体包含哪些内容,以及这如何影响全球供应链? - 鉴于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反制措施可能包括对墨西哥出口部分稀有金属、电池材料或关键汽车零部件进行限制或征收出口关税,这将直接冲击墨西哥的下游制造业。 - 中国还可能通过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来回应,或者在其他贸易领域(如农产品、服务业)对墨西哥采取限制措施。 - 对全球供应链而言,此类措施将进一步加剧“去风险化”的趋势,促使跨国公司重新评估其在墨西哥的投资策略,并可能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或区域化的进程,长期来看,可能导致效率降低和成本上升。 对于在墨西哥有业务或计划投资的汽车制造商和投资者而言,此举带来了哪些非显而易见的风险和机遇? - 风险: - 投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可能使得在墨西哥设厂以规避美国关税的策略风险大增,尤其是对于依赖中国零部件和资本的中国车企。 - 供应链中断:若中国采取出口限制,将导致墨西哥当地生产商的成本上升或生产中断。 - 市场准入受限:墨西哥市场对特定中国车型和品牌的吸引力可能因关税而削弱。 - 机遇: - 本地化生产加速:对于那些能够满足USMCA原产地规则,且主要使用北美或墨西哥本地供应链的制造商,这可能是一个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 - 替代性投资:如果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的投资受阻,其他非中国或已在北美设有生产基地的车企可能会获得更多投资和市场份额。 - 战略重构:此举可能促使全球汽车制造商重新审视其全球生产布局,并可能加速在非中国亚洲国家或欧洲的投资,以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