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首次公开募股持续火爆,Gemini超额认购20倍,Figure上市首日股价飙升24%
新闻要点
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即将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据报道已超额认购逾20倍,在上市前夕停止接受新股订单,并将其募资规模限制在4.25亿美元。纳斯达克交易所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据称将购买5000万美元的股份。 另一家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市场公司Figure Technologies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飙升24.4%,最终通过IPO募资7.875亿美元。此前的稳定币发行商Circle和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的IPO也表现强劲,上市首日股价分别上涨167%和218%。 Bitwise此前预测2025年将是加密货币IPO之年,Kraken、Anchorage Digital和Chainalysis等公司也在其潜在上市名单中。
背景介绍
2025年,加密货币和Web3行业正经历一波显著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热潮。这一趋势由Bitwise等行业参与者预测,并体现在多家区块链和加密公司成功上市及其股票在交易首日的强劲表现上。投资者对数字资产和去中心化技术领域的兴趣持续高涨,推动了这些IPO的超额认购和股价飙升。 这一背景下,Gemini和Figure Technologies等公司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散户和机构投资,还获得了纳斯达克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战略支持,表明了主流金融市场对Web3领域日益增长的接受度和投入。
深度 AI 洞察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些Web3 IPO的持续火爆真正反映了什么,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其意义何在? 这些IPO的成功远超简单的“牛市追涨”逻辑。它揭示了: - 深度机构资本的结构性涌入: 纳斯达克等传统金融巨头的参与,并非短期投机,而是对Web3基础设施和技术长期战略价值的认可。这表明机构资本正在从观望转向深度布局,寻求在数字经济新范式中占据先发优势。 - 监管清晰度的预期增强: 尽管特朗普政府在加密货币监管上可能采取“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立场,但市场的积极反应暗示,投资者可能预期至少在某些领域(如合规的交易所和金融产品)监管框架将逐渐明朗,从而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 底层技术价值的再评估: 超越了单纯的“加密货币”概念,市场更看重Web3技术(如区块链驱动的金融市场、数字资产管理基础设施)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新商业模式方面的潜力。这意味着投资逻辑正在从资产价格投机转向对技术应用和生态系统建设的价值评估。 传统金融机构与Web3公司的战略合作,如纳斯达克投资Gemini,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动机和长期影响是什么? 这种合作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预示着金融基础设施的融合与重塑: - 技术与用户基数的整合: 纳斯达克等传统交易所通过投资,不仅能获得新兴Web3技术的洞察力,还能接触到新一代的加密原生用户群体。这有助于它们在保持现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数字资产交易范式做准备。 - 风险对冲与创新驱动: 传统金融面临来自Web3的“颠覆性”风险。通过战略投资和合作,它们得以内部化部分风险,并利用Web3的创新能力来升级自身产品和服务,例如探索代币化证券、智能合约驱动的结算系统等。 - 监管影响力与行业标准制定: 传统巨头的介入,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Web3行业的监管走向和标准制定,使其更符合现有金融体系的要求,从而加速Web3的合规化和主流化进程。 鉴于这些Web3 IPO的首日股价高涨,对于希望参与其中的零售投资者而言,主要的潜在风险和机会有哪些?特朗普政府的监管立场对此有何影响? 零售投资者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需警惕潜在风险,并关注宏观环境: - 高波动性与估值泡沫: 首日股价的飙升往往伴随着较高的估值泡沫,存在短期回调的风险。零售投资者应警惕“FOMO”(害怕错过)情绪,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而非盲目追高。Web3公司通常处于发展早期,盈利模式和可持续性仍需时间验证。 - 监管不确定性仍存: 尽管市场乐观,但特朗普政府对数字资产的监管立场可能仍然复杂。一方面,其可能支持创新以保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其保守主义倾向也可能导致对消费者保护、反洗钱或系统性风险方面采取更严格的限制。任何不利的政策转向都可能迅速影响加密资产的估值。 - 长期机会与行业成熟度: 对于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而言,选择具有强大技术、清晰商业模式和良好治理的Web3基础设施提供商,仍可能获得超额回报。但关键在于识别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而非仅仅依靠市场情绪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