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英国沃伦·巴菲特”的Fundsmith亿万富翁特里·史密斯向华尔街发出明确警告

新闻要点
Fundsmith的亿万富翁特里·史密斯(被誉为“英国的沃伦·巴菲特”)在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一直是股票的净卖家,管理着230亿美元的资产。他减持了23个现有头寸,并清仓了8个头寸,其中对最大持仓Meta Platforms和微软的减持幅度分别达到27%和31%。 史密斯的抛售行为表明,在历史性高估的股市中,寻找价值变得异常困难。目前,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已超过39,是154年来牛市期间的第三高点。历史上,席勒市盈率超过30并持续两个月以上的情况,通常预示着市场将下跌至少20%。 尽管历史先例和史密斯的交易活动预示着股市可能面临显著下行,但他仍持有核心头寸,这反映出他对市场周期非线性特征的理解。牛市的平均持续时间(1011天)远长于熊市(286天),因此从长远来看,投资蓝筹股仍具优势。史密斯的警告是短期性的,但股市的长期基础依然稳固。
背景介绍
特里·史密斯是Fundsmith的创始人,因其长期、专注于高质量和被低估企业的投资理念而闻名,常被比作英国的沃伦·巴菲特。Fundsmith管理着超过230亿美元的资产。 席勒市盈率(CAPE Ratio)是一种长期估值工具,通过计算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收益来平滑短期波动。其历史平均值为17.28。当席勒市盈率在牛市中长期超过30时,历史上曾多次预示市场将出现至少20%的修正,这通常与技术泡沫周期(例如AI热潮)相关。 当前正值2025年,由唐纳德·J·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其行政政策可能对市场情绪和监管环境产生影响。在AI创新推动市场上涨的背景下,评估市场估值和潜在风险变得尤为重要。
深度 AI 洞察
特里·史密斯的抛售行为是否预示着一次迫在眉睫的市场崩溃,还是仅仅是周期性调整? 史密斯的行动与其说是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崩溃的预言,不如说是对当前估值过高风险的战略性对冲。他减持了大型科技股(如Meta和微软),这些股票在AI热潮中大幅上涨,可能反映出他认为这些公司的短期增长潜力已被过度定价。然而,他保留核心持股的策略表明,他仍然相信这些高质量企业的长期价值。 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主动的风险管理,旨在保护资本免受潜在的短期回调影响,而非完全退出市场,这与他在市场非线性周期中长期持有的理念相符。 当前高估值市场与AI热潮的结合,其深层投资含义是什么? - 当前席勒市盈率超过39,以及AI股票的爆炸式增长,与过去的技术泡沫时期(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惊人地相似。这不仅仅是估值过高,更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颠覆性技术变革的非理性繁荣。 - 这种狂热可能导致资金过度集中于少数几只AI相关股票,一旦这些公司的增长预期未能兑现或出现技术瓶颈,可能引发市场情绪的急剧逆转。 -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这凸显了分散投资和严格估值筛选的重要性。在“人人追逐热点”的背景下,被忽视但基本面稳健的价值股可能提供更好的风险回报比。 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内,这种市场谨慎情绪将如何演变?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通常伴随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言论和潜在的放松管制,这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刺激市场情绪,加剧AI相关资产的泡沫化。 - 然而,特朗普政府也可能采取更具保护主义或贸易限制的政策,这会给全球供应链和跨国科技巨头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对市场造成冲击。 - 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可能在政策不确定性与市场高估值风险之间摇摆。如果政府政策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会加速资金从高风险资产流向避险资产,使得史密斯等人的谨慎立场更具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