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概股:摩根士丹利称90%美国投资者将增加持仓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9/11 15:59:00 (北京时间)
摩根士丹利
中国股市
美国投资者
A股
新兴产业
中概股:摩根士丹利称90%美国投资者将增加持仓

新闻要点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尽管仍有谨慎情绪,但其回归中国市场的趋势“才刚刚开始”。 该美国银行表示,超过90%的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这是自2021年初中国股市触顶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者特别关注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以及新兴消费公司等领域。 摩根士丹利还指出,美国投资者的兴趣已超越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扩展到中国在岸市场。一些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正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产品增加对中国的敞口。 这种多年撤退后的逆转,归因于中国在特定行业的领导地位、其对股市的培育和经济的稳定努力、流动性状况的改善以及美国资产多元化需求的上升。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Laura Wang强调,随着投资者完成尽职调查,未来来自全球和新兴市场授权的资金配置可能会“更显著地”增加。

背景介绍

自2021年中国股市见顶以来,由于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国监管收紧以及房地产市场挑战等多重因素,外国投资者曾一度大幅减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许多全球基金经理在过去几年中削减或完全撤出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然而,自2024年末以来,随着中国政府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并采取措施稳定资本市场,市场情绪开始出现转机。这些措施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吸引外资回流,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

深度 AI 洞察

摩根士丹利报告的背后动机是什么,尤其是考虑到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可能旨在利用美国投资者对“中国重新开放”或“中国经济触底”故事的潜在疲劳,通过强调特定增长领域和市场机制(如A股ETF)来重新点燃兴趣。这与特朗普政府持续的对华强硬立场形成对比,可能反映出华尔街对地缘政治风险定价的复杂性,即投资者寻求超额回报的压力可能超越了短期政治不确定性。 美国资金回流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原因和潜在风险是什么? 美国资金回流部分是由于多元化需求和对中国特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的长期增长潜力押注。然而,结构性风险依然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贸易、技术和投资领域继续加码限制,这可能迅速逆转投资者的情绪。 - 数据透明度与公司治理: 中国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标准仍是长期挑战,尤其是在监管审查日益严格的背景下。 - 资本管制风险: 在极端情况下,中国可能会加强资本管制,或美国可能施加新的制裁,这会影响资金的自由流动和资产的流动性。 - 经济增长模型转型: 中国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伴随着波动和未预期的政策调整。 此轮投资兴趣上升对中国股市的长期结构有何影响,是否预示着资本市场开放的加速? 如果此轮美国投资兴趣能够持续并转化为实质性资金流入,它可能对中国股市的长期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它会: - 提升市场深度和流动性: 尤其是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将更多国际资本引入在岸市场,从而增强市场的韧性。 - 加速机构化进程: 随着更多海外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中国股市的投资风格可能会向更注重基本面分析和长期价值投资的方向发展。 - 促进特定行业发展: 对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和新消费等领域的关注,可能会引导国内资本和政策资源向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加速其发展和创新。 - 对资本市场开放的信号: 若资金流入持续,这可能促使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在汇率、跨境投资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以吸引和留住国际投资者。然而,这种开放仍将在可控的框架内进行,以维护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