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随着营收波动,122家在华美国公司要求关税减免,特朗普面临企业反弹

大中华区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10 18:45:00 (北京时间)
中美贸易战
美国商会(上海)
关税
供应链多元化
企业盈利
随着营收波动,122家在华美国公司要求关税减免,特朗普面临企业反弹

新闻要点

据上海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近半数在华美国公司(122家,占48%)呼吁特朗普总统取消所有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调查指出,贸易波动性给在华外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3.1%,美国对华进口下降16%。 尽管2024年有71%的受访公司实现盈利,高于2023年的66%,但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的公司比例降至历史新低的45%,并且仅有30%的公司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市场表现将优于全球增长率。 特朗普的“回流”目标面临挑战,仅18%的公司将投资转向美国,而51%选择东南亚作为替代。化学、物流和工业制造等行业面临最高的关税紧张影响。

背景介绍

自2018年以来,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前总统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尽管在2020年达成了一项“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大部分关税仍然存在。 在2024年11月成功连任后,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在2025年4月宣布了“对等”关税,进一步升级了贸易战,导致对中国产品征收超过100%的关税。这些政策旨在通过鼓励制造业回流美国来重塑全球供应链,并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深度 AI 洞察

尽管整体盈利,但企业持续反对高关税,这对于其长期可行性意味着什么? 这揭示了短期财务韧性与长期战略担忧之间的关键分歧。尽管2024年71%的公司实现盈利,但2025年营收预期急剧下降(45%)以及未来3-5年黯淡的展望(仅30%预计中国将跑赢全球增长)表明,关税正在侵蚀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市场信心。 - 这表明即使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供应链和市场准入方面的结构性损害也在累积,随着投资转向东南亚,这可能导致美国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持续下降。 “回流”美国进展有限且更偏好东南亚,这如何改变不同行业的投资逻辑? 数据证实,特朗普的“回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有效将制造业大规模带回美国,只有18%的公司将投资转向美国。相反,51%的公司选择东南亚。 - 这强化了“中国+1”或“亚洲多元化”的供应链策略,利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对美制造业的投资可能需要更侧重于自动化、高科技或补贴驱动的领域,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专注于东南亚基础设施、物流和制造业扩张的公司(如工业地产开发商、港口运营商)可能会看到长期增长机会。 关税波动和中国反垄断调查等非关税壁垒的出现,对寻求在中国市场增长的跨国公司构成了哪些深层风险? 除了直接的关税成本,非关税壁垒(如杜邦面临的反垄断调查)和贸易关系的整体波动性,对在华运营的跨国公司构成了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风险。 - 这些风险包括监管不确定性、运营成本增加、市场准入受限以及消费者情绪的潜在负面影响。 - 它们迫使公司重新评估在中国投资的风险溢价,并可能导致一些公司采取防御性策略,如多元化供应链、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或更谨慎地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 - 长期来看,这种环境可能加速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因为它们不受这些地缘政治摩擦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