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上调2025年全球增长目标,但伴随担忧,将印度2026财年预测上调至6.9%

新闻要点
惠誉评级将印度2026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6.9%,高于此前预测的6.5%。此次上调得益于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实际GDP同比增长7.8%,远超惠誉预期。惠誉指出,强劲的国内需求、实际收入的支持以及宽松的金融条件是印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服务业是主要增长引擎。 尽管增长强劲,惠誉预计印度经济增速将在2027财年和2028财年分别放缓至6.3%和6.2%。印度通胀已显著降温,7月份总体通胀率降至1.6%,核心通胀率跌破4%。惠誉预计通胀将在2025年底回升至3.2%,2026年底达到4.1%,但预计印度央行今年晚些时候仅会降息25个基点,并在2026年保持利率稳定。 在全球层面,惠誉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上调至2.4%(此前为2.2%),主要得益于中国(从4.2%上调至4.7%)和欧元区(从0.8%上调至1.1%)的强劲数据。然而,全球增速仍低于2024年的2.9%。美国经济的放缓是全球增长的拖累因素,惠誉预计其增速将降至1.6%,受到关税(有效税率约16%)和移民政策收紧的影响。惠誉预计美国关税将在2025年末推高通胀,侵蚀实际工资并削弱需求,同时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两次,2026年再降息三次。
背景介绍
印度经济近年来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其增长潜力常被拿来与中国等新兴市场进行比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持续修订,反映了不断变化的经济动态、通胀压力以及包括印度央行和美联储在内的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立场。美国贸易政策,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前景构成了显著影响。 当前正值2025年,特朗普总统已连任,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预计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尤其是在关税和移民方面。印度在后疫情时代表现出的韧性使其成为寻求增长和市场多元化的全球资本的重要目的地。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放缓预期,加剧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并促使各国央行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路径。
深度 AI 洞察
惠誉对印度和美国截然不同的展望,对全球资本流动和新兴市场吸引力有何深层影响? 惠誉上调印度增长预测,而同时指出美国经济受关税和移民政策拖累,这强化了“去风险化”和新兴市场多元化的趋势。投资者可能将印度视为一个相对安全的增长避风港,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挑战、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 这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促使企业将投资从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地区转向印度等国家,以规避风险并利用其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 - 印度股市和债市可能继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机构资金,尤其是在印度央行可能采取更温和降息路径,保持相对较高收益率的情况下。 -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全球资本配置的失衡,过度集中于少数几个表现优异的新兴市场,从而增加这些市场在未来遇到外部冲击时的脆弱性。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如何与全球通胀预期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交织,并对投资者造成哪些非显性影响? 惠誉明确指出,美国的高关税(有效税率约16%)将导致2025年末通胀压力上升,侵蚀实际工资,并削弱需求。这表明关税并非单纯的贸易壁垒,更是通胀驱动因素,迫使美联储在通胀和增长之间进行更复杂的权衡。 - 关税带来的成本转嫁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率承压,尤其是那些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美国企业。这可能促使企业加速内部化或本地化生产,但短期内成本上升难以避免。 -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2025年两次,2026年三次)可能部分对冲关税带来的经济放缓效应,但如果关税驱动的通胀持续,将限制美联储的宽松空间,甚至可能导致“滞胀”风险,即经济增长停滞而通胀高企。 -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能够有效消化关税成本、拥有强大定价权或受益于供应链本土化的公司,同时警惕对消费支出敏感且利润率较低的行业。 在全球增长放缓和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惠誉的全球展望如何重塑对资产类别的风险偏好? 惠誉将2025年全球增长目标上调至2.4%(尽管仍低于2024年),反映了欧洲和中国等部分地区表现好于预期,这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线希望,但美国经济的显著拖累和关税阴影依然存在。这种混合信号将重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策略。 - 股市方面,投资者可能会更加青睐具有稳定内需支撑、政策风险较低(如印度)或受益于结构性改革的区域市场。对美国股市而言,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盈利压力可能使其表现相对逊色,除非科技巨头等少数公司能持续创新并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 债券市场将面临复杂局面。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可能支撑美债价格,但如果关税引发的通胀风险加剧,长期美债收益率仍可能面临上行压力。新兴市场债券,尤其是印度等增长前景良好的国家,可能因资本流入而表现强劲。 - 大宗商品市场可能受益于全球部分区域的增长改善,但美国需求放缓和关税对全球贸易的潜在抑制作用,将限制其上涨空间。避险资产如黄金,在政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时,仍将是重要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