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布莱克称,若衰退风险保持低位,这可能引发科技股和成长股的强劲反弹

新闻要点
知名投资者加里·布莱克指出,如果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4%的关键水平,且经济衰退风险保持低位,这可能会引发科技股和其他成长股的显著反弹。他认为,科技公司作为“长久期股票”,其估值高度依赖未来盈利潜力,较低的收益率会提高这些未来利润的当前价值。 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也持类似观点,他预计随着经济减速迹象显现,美联储降息“几乎确定”,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在年底前跌破4%。他认为这种“债券主导的金融条件放松”对股市有利。 然而,投资巨头贝莱德对长期美国国债持谨慎态度,维持低配立场,理由是持续的预算赤字风险。尽管如此,贝莱德也承认短期内收益率有下行空间,并倾向于短期国债作为现金替代品。文章发布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06%。
背景介绍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准,其走势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增长、通胀预期以及货币政策的看法。它直接影响各类资产的估值,尤其是科技股等“长久期”资产。 长久期股票的估值主要基于其遥远的未来盈利预测。当无风险利率(如国债收益率)下降时,用于折现这些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率也随之降低,从而提高这些股票的当前估值。反之,利率上升则会压低其估值。 在特朗普政府执政下,财政政策可能继续倾向于支出和减税,这可能加剧预算赤字,并引发对长期通胀和未来利率走向的持续争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特别是其对经济放缓的反应以及潜在的降息举措,将是决定短期和中期国债收益率走向的关键因素。
深度 AI 洞察
加里·布莱克和杰里米·西格尔对科技股的看涨前景,在2025年需要哪些潜在假设才能实现,这些假设的稳健性如何? - 核心假设是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经济减速足以促使美联储降息,但又不会陷入全面衰退。如果经济真的大幅下滑,企业盈利将受损,这可能抵消甚至超过较低折现率带来的估值提振。 - 另一个关键假设是,尽管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财政扩张政策会加剧预算赤字,但市场对长期通胀的预期能够保持在合理水平,不会导致债券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通胀溢价,从而推高长期收益率。 - 此外,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控制也至关重要,以避免意外的通胀冲击或经济中断,这些都可能迫使美联储维持紧缩或重新加息,从而破坏低收益率环境。 贝莱德对长期国债的“低配”立场,除了预算赤字之外,是否还暗示了更深层次的担忧,以及这与看好科技股的观点有何冲突? - 贝莱德的谨慎可能反映出对结构性通胀压力的长期担忧,这些压力可能源于全球供应链重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以及去全球化趋势,而非仅仅是周期性的预算赤字。 - 此外,其立场也可能暗示,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幅度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或者美联储在应对通胀时可能不得不保持比市场预期更长时间的高利率。 - 这种“低配”长期国债的立场与看好科技股的观点之间存在内在张力。如果贝莱德的深层担忧是正确的,即长期收益率因结构性因素而面临上行压力,那么即使短期内收益率暂时下降,长期来看,科技股的估值逻辑也将面临挑战,除非其盈利增长能够持续显著超越利率上升的影响。 在当前2025年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如何权衡短期收益率下降对科技股的潜在提振与长期宏观风险? - 投资者应认识到,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4%可能确实为科技股带来估值驱动的反弹,尤其是在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下。这可能提供一个战术性交易机会。 - 然而,结合贝莱德的观点以及特朗普政府的财政倾向,长期通胀和预算赤字风险依然存在。投资者应警惕,如果这些长期风险最终导致长期收益率重新上行,科技股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 建议采取“哑铃策略”:一方面可以配置部分高质量、盈利能力强且估值合理的科技股以捕捉短期弹性;另一方面,应配置防御性资产或短期国债,以对冲长期债券市场潜在的波动和利率风险,从而平衡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