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汇丰联席首席执行官:中国新经济领域和高端制造业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9/09 16:32:21 (北京时间)
汇丰
外国直接投资
中国新经济
高端制造业
创新战略
汇丰联席首席执行官:中国新经济领域和高端制造业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新闻要点

汇丰控股亚洲及中东区联席首席执行官廖宜建表示,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正经历显著的结构性转型,资本正流向中国的新经济产业。 他指出,跨国公司增加了对高端制造业、医疗保健和制药等领域的投资,并对快消品等消费相关行业保持乐观。廖宜建在厦门举行的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强调,全球企业正将中国定位为“推动创新、消费和增长的全球市场”。 根据汇丰今年早些时候对570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的全球贸易脉搏调查,中国是企业寻求提升全球贸易能力的首要目标市场。约44%的受访者将中国作为主要关注点,约40%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廖宜建总结道,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工业设施、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人才”继续吸引国际投资。

背景介绍

在2025年,尽管全球经济格局复杂且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中国经济正积极推进结构转型,从依赖传统制造业和出口转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高科技产业和国内消费。这一战略调整旨在提升经济韧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开放部分高科技领域,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汇丰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报告,反映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潜力的评估,尤其是在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中的机会。

深度 AI 洞察

Q1: 鉴于当前(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跨国公司为何仍将投资转向中国的新经济领域,其核心战略驱动力是什么? - 这反映出一种“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演变,即跨国公司认识到其不能忽视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即便存在外部压力,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失去增长机会。 - 跨国公司正在中国本土孵化和获取创新能力。中国在某些新经济领域(如数字经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已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技术优势,投资这些领域能使其保持全球竞争力。 - 供应链韧性考量促使部分企业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和研发,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并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而非完全撤离。 Q2: 汇丰的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持续关注中国制造业。这是否预示着真正的长期承诺,还是为维持市场准入和获取创新而采取的战术性策略,同时仍在其他地区分散供应链风险? - 这种投资更可能是一种混合策略,即“双轨制”:一方面,跨国公司继续在中国投资高附加值制造和研发,以利用其创新生态系统和庞大市场;另一方面,它们可能正在其他地区(如东南亚、印度、墨西哥)建立平行或替代性供应链,以分散风险。 - 对于某些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或消费市场的行业,完全“脱钩”既不现实也无利可图。因此,深化在华高科技投资是确保未来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导力的必要举措。 - 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和本土品牌崛起,跨国公司必须通过本地化创新和生产来保持竞争力,这并非单纯的战术,而是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 Q3: 中国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强调及其对跨国公司在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如何与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双循环”战略相契合?对全球技术竞争有何影响? -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有助于其加速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和产业链升级,这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一致。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中国可以弥补关键领域的短板。 - 这种策略同时服务于“双循环”战略:一方面,通过外资提升国内供给质量和竞争力(内循环);另一方面,吸引外资也表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姿态(外循环)。 - 对全球技术竞争而言,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研发和创新,可能加速中国在某些前沿技术领域的追赶和超越。这可能导致全球技术格局从单极主导向多极竞争转变,并加剧技术标准的争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科技限制政策可能促使一些MNCs在华发展本土化技术,反而增强中国的技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