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黄金热潮:贵金属储备连续第十个月飙升,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强调“更广泛的风险多元化战略”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08 17:12:02 (北京时间)
中国央行
黄金储备
去美元化
全球央行
地缘政治风险
美元霸权
中国黄金热潮:贵金属储备连续第十个月飙升,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强调“更广泛的风险多元化战略”

新闻要点

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第十个月增加黄金储备,反映出全球央行普遍的资产多元化趋势。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指出,这是一种“更广泛的风险多元化战略”,正在重塑投资者对风险的看法。 黄金在2025年表现出色,年初至今上涨37%,创下1978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这一增长主要由央行购买以及市场对“美国机构的信任危机”推动。SPDR黄金信托(GLD)今年迄今也上涨34.89%,流入资金达113亿美元。 报道指出,近30年来,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所占比例首次超过美国国债。风险分析师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认为,过去两年美元兑黄金已贬值40%,并将其归咎于特朗普总统的贸易和关税政策以及对美联储的攻击,称这些行为“加剧”了美元的贬值。

背景介绍

中国持续增加黄金储备,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中。这反映了对美元霸权地位的担忧以及寻求对冲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的需求。 对美国机构的“信任危机”和美元的削弱,被认为受到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的政策影响,包括贸易战和对美联储的公开批评。这些行动可能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政策可预测性和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稳定性的担忧。 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通胀压力上升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其吸引力显著增加。全球央行和机构正积极通过增持黄金来分散风险,减少对单一储备货币的依赖。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持续增持黄金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除了简单的多元化,这对全球金融秩序有何长期影响? - 中国的黄金储备增长不仅仅是资产多元化,更是其去美元化战略和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组成部分。它旨在降低对美元计价资产的依赖,对冲美国潜在的金融制裁风险,并增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 长期来看,这种趋势可能加速全球储备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削弱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可能导致更频繁的货币波动和区域性货币集团的出现。 正如塔勒布所强调的,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元信任持续受损将如何影响全球储备货币格局和美国国债需求? - 美元信任的持续侵蚀将加速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转而投向黄金或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或人民币支持的资产。 - 这可能导致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削弱其利用美元霸权进行经济和地缘政治操作的能力。美元的贬值压力和波动性也将增加,给全球贸易和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考虑到黄金与美国股市同步上涨,这在2025年对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双重认知以及传统资产相关性模型的影响意味着什么? - 黄金和美国股市同时创下新高,表明市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险”叙事:一是风险资产(股市)受益于技术创新、企业盈利和宽松流动性的乐观情绪;二是避险资产(黄金)受到对宏观经济稳定、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深层担忧驱动。 - 这挑战了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和风险评估框架,暗示在当前独特的宏观环境下,投资者可能同时寻求增长和终极避险,反映出市场对未来走向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结构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