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巨头禾赛科技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拟募资5亿美元,凸显中美紧张关系

新闻要点
全球最大的汽车激光雷达传感器供应商禾赛集团正寻求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目标筹集高达39亿港元(5亿美元)的资金。此举使其加入了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供应商的行列,这些公司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正寻求利用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新兴产业的兴趣。 根据上市文件,禾赛科技计划发行至多1700万股,最高定价为每股228港元,其中10%面向香港散户投资者,90%面向国际投资者。如果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还拥有超额配售权,可额外发行至多2,932,500股。 此次发行于周一开放认购,并于周四截止,最终发行价将于周五确定。股票预计于9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禾赛科技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其激光雷达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机器人技术。其客户包括蔚来、理想汽车等中国领先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百度Apollo、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2024年,禾赛科技约28%的收入来自出口,主要销往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背景介绍
禾赛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供应商,该技术利用激光测量物体距离,对自动驾驶汽车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至关重要。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禾赛的业务发展与汽车智能化趋势紧密相连。 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在技术和资本市场领域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许多在美国上市或与美国市场有深度关联的中国公司面临着潜在的退市风险和投资限制。在此背景下,赴香港进行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已成为中国公司,尤其是科技和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规避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战略选择。此举旨在确保其能够持续从全球市场获取资本,并为投资者提供替代的交易平台。
深度 AI 洞察
在2025年特朗普政府执政背景下,禾赛在香港双重上市的战略意义是什么,除了单纯的募资考量? - 这次上市是禾赛科技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去风险”策略的关键一步。虽然名义上是为扩大全球投资者基础,但核心目标在于降低其在美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潜在退市或制裁风险,特别是考虑到激光雷达作为关键感知技术可能被视为国家安全相关领域。 - 双重主要上市而非二次上市,意味着香港市场对禾赛的战略重要性显著提升,公司可能将其视为主要融资和流动性中心,以应对未来中美技术和资本“脱钩”的更深层影响。 - 此举也向中国国内投资者和政府传递出信号,即公司在资本策略上与中国市场保持一致,这在当前强调“内循环”和本土科技自给自足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禾赛2024年28%的出口收入(主要销往北美、欧洲和亚太)在中美持续紧张和潜在技术脱钩的背景下,将如何受到影响? - 禾赛的国际收入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尽管激光雷达技术具有普适性,但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推行强硬的对华技术限制政策,可能会导致美国及其盟友市场对中国技术供应商的抵制或更严格的审查。 - 欧洲和亚太市场可能成为禾赛寻求增长的更重要区域。然而,这些市场也可能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要求其在关键技术供应链上“选边站队”,从而对禾赛的国际业务构成长期挑战。 - 禾赛可能需要加大本地化生产和研发投入,以规避潜在的出口管制和贸易壁垒,但这将显著增加运营成本并考验其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 禾赛的估值和长期增长前景将如何受到其客户(如蔚来、理想)和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整体发展的影响? - 禾赛的估值将与其主要客户——中国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公司的市场表现紧密挂钩。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放缓或竞争加剧,直接影响其客户的销量和盈利,禾赛的订单量和收入增长将受到负面冲击。 - 尽管禾赛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激光雷达供应商,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政策支持力度仍是关键驱动因素。如果中国政府在自动驾驶法规上进展缓慢或出现不确定性,可能会延缓激光雷达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从而影响禾赛的长期增长潜力。 - 此外,激光雷达技术路线本身仍在演进,来自其他感知技术(如纯视觉方案)的竞争以及固态激光雷达的成熟度都将是影响禾赛市场份额和毛利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