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欧洲防务建设:股价下跌并非故事的全部

欧洲
来源: ETF Trends发布时间: 2025/09/07 23:14:00 (北京时间)
欧洲国防
军事工业
莱茵金属
萨博
工业政策
军民两用技术
欧洲防务建设:股价下跌并非故事的全部

新闻要点

尽管2025年8月欧洲主要国防股(如莱茵金属和萨博)出现回调,但分析认为,这并非欧洲防务建设的结构性趋势发生逆转的信号。相反,这一回调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入场点。 文章强调,欧洲的“2030战备计划”代表着一次“一代人一次”的国防投资浪潮,是长期且结构性的资本重新配置,而非短暂的政策波动。这不仅关乎传统的军事采购,还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等前沿领域,并旨在打造一个泛欧洲的国防工业基地。 作者指出,美国投资者对欧洲国防公司的“熟悉度偏见”可能导致其低估莱茵金属等关键企业。乌克兰冲突的未来走向并不会终结这一趋势,因为欧洲的威慑逻辑和工业政策需求将继续推动防务支出。国防投资也被视为工业复兴的一部分,为传统行业带来需求,并促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背景介绍

自2021年以来,欧洲的国防支出已增长31%,于2024年达到3260亿欧元。同期,国防投资(采购和研发)几乎翻倍。2025年发布的《欧洲防务战备2030联合白皮书》明确呼吁欧洲“重新武装”,旨在重建威慑力量、支持乌克兰并建设一个有韧性的欧洲国防工业基础。 欧盟还推出了“欧洲安全与行动”(SAFE)工具,提供高达1500亿欧元的欧盟支持贷款,用于成员国共同采购从弹药到人工智能系统等各类装备。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欧洲正致力于通过一个长达数年的结构性资源重新配置,而非短期应急措施,来增强其国防能力和工业基础。

深度 AI 洞察

欧洲防务支出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 表面上是威慑俄罗斯和支持乌克兰,但更深层动机包括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转向亚洲”战略背景下,欧洲寻求战略自主。 - 借国防投资推行工业政策,复兴传统产业并推动高科技发展,以应对全球竞争。 - 乌克兰被视为“世界领先的国防和技术创新实验室”,其战时经验为欧洲的防务技术和战术发展提供实地测试。 美国投资者对欧洲国防股的“熟悉度偏见”如何影响市场效率? - 美国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其熟悉的本土企业(如Palantir),而低估同样关键的欧洲公司(如Rheinmetall),尽管后者可能拥有更坚实的结构性需求。 - 这种偏见创造了潜在的市场低效率,即被忽视的欧洲国防资产可能因其背后有巨大的结构性承诺而具有长期被低估的价值。 - 随着欧洲防务承诺的深化和持续,这种认知偏差最终会被市场修正,为早期识别者带来机会。 “2030战备计划”对欧洲经济和技术格局有何长期影响? - 工业振兴: 国防需求为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重工业提供稳定订单,助其转型和升级,对抗全球化竞争压力。 - 技术溢出: 国防领域的投入将直接加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器人、航天和先进电子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欧洲在关键技术领域不完全落后于中美。 - 资本深化: 长期采购合同为国防承包商提供了可预测的需求,鼓励其扩大生产线、投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从而克服欧洲国防工业长期存在的碎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