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Klarna IPO目标估值140亿美元。了解是否值得购买$KLAR股票

全球
来源: 福布斯发布时间: 2025/09/07 04:28:03 (北京时间)
Klarna
首次公开募股
先买后付
金融科技
竞争风险
SYDNEY, AUSTRALIA - JANUARY 30: Matt Comyn, Commonwealth Bank CEO (left) and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CEO of Klarna Group (right) on January 30, 2020 in Sydney, Australia. Commonwealth Bank customers will be able to benefit immediately from using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innovative buy now pay later online shopping services following today's launch of Klarna Australia. (Photo by James D. Morgan/Getty Images for CBA)

新闻要点

Klarna计划以140亿美元估值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相较于其2021年峰值下降了69%,尽管公司近期进行了成本削减并调整了战略。然而,其营收增长温和(15%),但净亏损却飙升390%至1.52亿美元,同时融资成本和信贷损失准备金也大幅增加。 文章指出,来自Affirm等盈利模式更佳的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以及因AI聊天机器人策略导致的客户服务问题,都引发了对其投资吸引力的担忧。尽管Klarna最近与沃尔玛达成了独家“先买后付”协议并推出了Visa借记卡,但鉴于其增长乏力、缺乏盈利能力、激烈竞争和客户服务困境,作者不建议在IPO时立即购买其股票,建议观察其能否达到投资者预期。

背景介绍

Klarna是一家“先买后付”(BNPL)服务提供商,其估值在2021年6月达到456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跌至67亿美元的低谷。此次IPO目标估值140亿美元,虽远低于峰值,但高于其谷底。 BNPL行业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Affirm、AfterPay、Block和PayPal。与传统银行不同,Klarna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商家支付费用来提高转化率和订单价值,并提供更快的还款期限、储蓄账户以及即时退款等服务。在特朗普总统连任背景下,通货膨胀可能因关税而加剧,这可能刺激BNPL需求,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更多的贷款核销。

深度 AI 洞察

Klarna为何选择在估值大幅缩水且盈利能力受质疑的当下寻求IPO? 尽管估值从峰值下降了69%,Klarna此时IPO可能出于多重战略考量。首先,公司可能急需通过公开市场融资来支撑其持续增长和扩张,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且技术投入巨大的背景下。其次,管理层可能判断市场情绪已从2022年的低谷有所回升,认为当前是比2022年估值低点更好的窗口期。与沃尔玛的独家合作以及Visa借记卡的推出,可能被视为向市场展示增长潜力和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信号,以期在上市后吸引新的资金和提升品牌形象。 Klarna在客户服务中过度依赖AI并随后“纠错”的经历,对BNPL行业及投资者情绪将产生何种长期影响? Klarna的AI策略失误凸显了金融服务领域中信任和人情味的关键作用。这一案例或将使投资者对AI在客户服务等敏感领域中的快速、全面应用持更谨慎态度,尤其是在涉及复杂问题解决和情感沟通的场景。它可能促使BNPL公司重新评估技术与人力的平衡,强调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对长期成功的价值。对于那些在客户满意度方面表现更佳的竞争对手(如Affirm),这进一步巩固了其竞争优势,并可能迫使Klarna投入更多资源重建客户信任。 鉴于2025年的竞争格局和经济逆风(关税、通胀),Klarna相比盈利能力更强的竞争对手,面临哪些更深层次的挑战? Klarna的挑战在于其商业模式的结构性差异和宏观经济背景。其主要依赖商家费用而非利息的“四期支付”模式,可能在盈利能力上不及Affirm等主要依靠计息贷款的竞争对手。在特朗普政府下,若关税引发的通胀持续,消费者债务违约风险将上升,这可能导致Klarna的信贷损失准备金进一步增加,侵蚀其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此外,文章指出Affirm重复客户交易占比高达95%,而Klarna未披露此数据,这表明Klarna在客户粘性和可预测收入流方面可能存在劣势,加大了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盈利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