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宝马押注“新世代”电动汽车以扭转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局面:报告

大中华区
来源: Invezz发布时间: 2025/09/07 02:59:01 (北京时间)
宝马
电动汽车
中国市场
汽车行业
关税
BMW apuesta por la Neue Klasse para recuperar crecimiento en China tras la caída de ventas.

新闻要点

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这一最大市场的销量显著下滑15.5%,面临当地激烈竞争和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为扭转颓势,宝马正寄望于其全新的纯电动“新世代”(Neue Klasse)系列,该系列旨在通过大规模产品组合改造来增强竞争力。 宝马已发布“新世代”iX3电动SUV,计划于2026年中旬在中国首次亮相。首席财务官Walter Mertl对新产品充满信心,并预计随着“新世代”车型供应增加,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将恢复增长。新世代车型的电池成本将降低40%-50%,这有望提升电动产品线的利润,目标是iX3 50在2026年实现与燃油车型的利润率持平。 公司预计2025年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EBIT)为5%-7%,长期目标为8%-10%。此外,宝马还面临美国高额进口关税的挑战,预计2025年将削减其利润率1.25个百分点。不过,美国和欧盟已同意取消对美国工业产品的关税,并将欧洲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并追溯至8月1日生效,这有望为宝马带来部分缓解。

背景介绍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更为显著。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电动汽车技术和制造的中心,本土品牌如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创新,对传统国际汽车制造商构成了巨大挑战。 欧洲豪华汽车品牌,包括宝马在内,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在电动汽车领域未能有效应对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高性价比电动车的旺盛需求,导致市场份额和销量受到侵蚀。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政策,持续对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和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依赖跨国生产的德国汽车制造商。 在此背景下,宝马推出“新世代”平台,旨在通过全新的电动车型、更低的电池成本和本土化策略,重新夺回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并应对全球电动化和贸易政策带来的挑战。

深度 AI 洞察

宝马“新世代”战略能否真正应对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挑战,而非仅仅是产品迭代? - 宝马管理层对“新世代”的信心可能低估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深层结构性变化。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偏好已超越传统豪华品牌光环,转向智能化体验、快速迭代能力和性价比。 - 仅仅依靠新平台和成本优化,可能不足以弥补在软件定义汽车、人机交互体验以及数据驱动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这才是中国本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 宝外资品牌在华面临的不仅是产品力挑战,更是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竞争,包括与本土科技巨头的合作深度和速度,以及对中国特有消费习惯的理解与响应。 美国和欧盟的关税协议对宝马的实际影响是短期利好还是长期战略调整的信号? - 短期内,关税从27.5%降至15%无疑能缓解宝马2025年的利润压力,直接提升出口美国的车辆利润率,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特定贸易领域的务实性。 - 然而,这可能也预示着美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中,将继续利用关税作为杠杆,迫使盟友做出让步,以服务其“美国优先”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对关键制造业的保护。 - 对于宝马而言,虽然获得喘息之机,但未来仍需警惕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并可能加速其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区域化布局,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宝马在华销售下滑是否预示着欧洲豪华品牌在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的“至暗时刻”? -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挣扎并非孤例,反映出多数欧洲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滞后性。它们在品牌溢价、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都面临中国本土品牌的双重夹击。 - 若“新世代”系列未能显著提振销量和市场份额,可能迫使宝马等品牌重新评估其在华投资策略,甚至考虑更深度的本土化合作,包括股权层面的合作,以共享技术和市场风险。 - 这也可能加速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向欧洲市场的反向渗透,进一步挤压传统豪华品牌的全球市场空间。中国市场的“得失”,将深刻影响这些品牌的全球战略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