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英伟达能否成为首家年营收突破1万亿美元的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分享2030年大胆预测

全球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09/07 00:52:09 (北京时间)
英伟达
AI芯片
数据中心
营收增长
半导体行业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公司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将产生3万亿至4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目前,全球前四大AI超大规模厂商每年在AI上的支出约为6000亿美元,预示着未来几年将有巨大增长。 英伟达在此支出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过去四个季度的DRAM数据中心收入为147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将达到1820亿美元。根据文章分析,如果英伟达在AI支出中的份额保持不变或增加,即使按其指导范围的低端计算,其年收入到2030年也可能接近1万亿美元。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3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这对于一家全球最大规模的公司来说是一个极高的增长速度。 尽管亚马逊和沃尔玛在现有收入方面领先英伟达,并且亚马逊可能在三年内率先达到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但英伟达的增长速度远超它们。文章指出,英伟达的万亿美元营收预测“极其乐观”,因为这依赖于超大规模厂商的巨额AI投资能否获得回报,以及AI需求的持续扩张。尽管如此,作者仍认为英伟达在未来五年内将继续跑赢市场,是一个值得买入的股票。

背景介绍

当前正值2025年,以英伟达为代表的半导体公司在人工智能(AI)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图形处理器(GPU)市场。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即超大规模厂商)正投入巨资建设AI基础设施,以支持生成式AI和其他先进AI应用的快速发展。 英伟达凭借其 CUDA 平台和高性能GPU,已成为AI硬件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这一背景下,市场对英伟达的未来增长潜力抱有极高期望,尤其是在其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AI市场前景做出大胆预测之后。

深度 AI 洞察

黄仁勋激进的2030年营收预测背后,关键的潜在假设是什么,这些假设的稳健性如何? - 核心假设是AI基础设施投资将持续以指数级增长,并且超大规模厂商的AI支出将大幅且持续增加。 - 此外,英伟达需保持或进一步扩大其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份额,并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维持定价能力。 - 最关键的,这些巨额AI投资必须为超大规模厂商带来快速且可观的投资回报(ROI),否则其持续投入的意愿将减弱。文章指出这一预测“极其乐观”,反映出对这些假设能否完全实现的谨慎态度。 除了营收数字本身,如果AI基础设施繁荣如预期发展,这对英伟达的竞争护城河和长期盈利能力有何战略影响? - 这将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基于CUDA生态系统和软件栈的锁定效应,使其客户更难转向竞争对手。 - 然而,随着AMD等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超大规模厂商开发定制ASIC的趋势,英伟达可能面临GPU市场份额和潜在利润率的压力。 - 为了维持高利润率和增长,英伟达的战略重心将可能从单纯的硬件销售向软件、服务和更全面的AI平台解决方案转移,以提供更高附加值。 广阔的地缘政治和监管环境,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对科技和贸易的立场,如何影响英伟达实现如此雄心勃勃增长的能力,尤其是在中国等国际市场? -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技术保护主义和出口管制政策,可能继续限制英伟达向中国等关键国际市场销售高性能GPU,从而直接影响其营收增长潜力。文章已提及GPU对华销售限制。 - 潜在的贸易摩擦升级或新的技术壁垒,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增加生产成本,并迫使英伟达调整其全球战略和市场布局。 - 尽管美国政府可能支持国内科技创新,但这种支持可能伴随着对技术国家安全审查的加强,这可能为英伟达的国际扩张带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