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茜·伍德称人工智能热潮和特朗普政策可能推动GDP增长至7%,通胀或降至“零甚至负值”

新闻要点
方舟投资(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凯茜·伍德表示,人工智能和其他突破性技术将带来一场历史性的生产力繁荣,可能使美国通胀降至“零甚至负值”。她认为技术创新本质上是通缩的,并指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储能、多组学和区块链等技术正在加速经济效率。 伍德将这种生产力前景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政府的财政和政策转变联系起来,具体提到核能、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放松管制,以及新的税收规则,这些将促进制造业和研发投资的“爆炸式增长”。她预测,随着美国有效税率的下降,外国直接投资也将增加。 伍德预计美国未来几年的实际GDP年增长率可能达到5%至7%,这得益于生产力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化。她将当前周期比作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繁荣。她的言论发表之际,美国8月份就业报告显示招聘大幅放缓,仅新增2.2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升至4.3%,工资增长有所放缓,市场因此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和10月降息。
背景介绍
凯茜·伍德是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以其专注于颠覆性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基因组学和区块链)的积极管理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而闻名。她的旗舰基金ARKK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色,但在随后的加息周期中经历了显著波动。 当前正值2025年,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其政府的经济政策以放松管制、减税和贸易保护主义(如关税)为特点。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代初的高通胀之后,市场和美联储一直在密切关注通胀路径和劳动力市场数据,以判断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背景信息中提到的8月份就业报告,是评估经济健康状况和美联储行动预期的关键数据点。
深度 AI 洞察
伍德对7%GDP增长和通胀降至“零或负值”的预测在多大程度上可信,这在历史先例和当前经济现实下意味着什么? - 伍德的预测极度乐观,可能反映了她对技术颠覆的信仰,而非对宏观经济的全面评估。AI和技术确实能提高生产力,但将GDP推至5-7%在发达经济体中是前所未有的,除非有重大的结构性变革。 - 历史经验表明,尽管技术进步带来了增长,但通常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调整、资本密集度上升和潜在的经济失衡,而非通胀直接归零。她可能低估了劳动力成本、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韧性对通胀的持续影响。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如放松管制和税收激励,确实可以刺激投资,但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关税)本身具有通胀效应,这与她预测的通缩趋势形成内在矛盾。 如果伍德的“创新驱动型通缩”情景在特朗普政府下实现,不同资产类别会有哪些潜在投资影响? - 科技股: 颠覆性技术公司(特别是AI、机器人、生物科技)将成为主要受益者,可能经历类似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估值膨胀,但伴随高波动性。 - 债券: 零或负通胀情景会使长期政府债券和高等级公司债极具吸引力,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但若GDP增长真的达到7%,则可能抑制债券需求。 - 大宗商品: 若通胀预期降至零甚至负值,除少数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业金属外,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承压,尤其是有色金属和能源。 - 传统行业: 那些未能有效利用创新技术、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传统制造业可能面临利润收缩和市场份额流失。 考虑到8月份就业报告的疲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是短期波动还是验证了经济的潜在疲软,这又如何影响伍德的长期展望? - 疲软的就业报告可能被视为经济活动放缓的信号,这将支持美联储降息的理由。短期内,这可能提振对增长敏感的资产(如股票),因为降息会降低借贷成本并刺激投资。 - 从伍德的视角看,如果经济放缓能被解读为技术创新导致的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转变,而非需求崩溃,那么它可能间接支持其“生产力繁荣带来通缩”的论点。 - 然而,如果就业疲软预示着更广泛的经济衰退风险,则可能与伍德“高增长”的预测相悖。投资者需要区分是技术性失业(支持伍德)还是周期性失业(反对伍德)。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在短期内提升了风险资产吸引力,但这与伍德长期通缩增长的叙事并非完全一致,需要警惕潜在的宏观经济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