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在中国央行支持下人民币汇率上涨,市场对美元的担忧加剧

全球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9/06 15:12:11 (北京时间)
中国人民银行
美联储
唐纳德·特朗普
人民币汇率
美元汇率
货币政策
地缘经济风险
在中国央行支持下人民币汇率上涨,市场对美元的担忧加剧

新闻要点

分析师指出,近期人民币的上涨主要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PBOC)的强力引导,而非单纯的市场力量推动,同期美元指数保持相对稳定。 尽管如此,北京方面可能会审慎控制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以避免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损害中国出口商的竞争力。 上周短短五个交易日内,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对美元的参考汇率从7.1321上调至7.1030,这一升值幅度与前两个月的总变化相当。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后,仍保持在97.8至98.6之间波动,未出现显著走弱。 经济学家何伟表示,中国央行此举是在市场并未朝此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决定推高人民币汇率。这可能是为了应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美联储独立性担忧加剧以及潜在降息导致美元走弱的局面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这使得汇率政策成为两国经济博弈的关键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通常旨在维持币值稳定,或在特定时期引导汇率以支持宏观经济目标,如促进出口或管理资本流动。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决策,对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元价值具有深远影响。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任期内(尤其是2025年),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以及政治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任何关于降息的信号,尤其是在这种背景下,都可能加剧美元的波动性。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央行主动推升人民币,其核心战略动机是什么? - 尽管市场并未完全支持,中国央行此举或旨在战略性地提前应对美元潜在的结构性走弱。考虑到美联储在特朗普政府下的独立性担忧以及降息预期,美元中长期承压的可能性增加。 - 借此机会测试并强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向市场传递人民币并非仅受市场力量驱动,而是有强大国家背书的信号,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支撑。 - 在贸易谈判中占据更高姿态。通过展示主动管理汇率的能力,中国可能试图在与美国的贸易对话中争取更多筹码,避免被动应对美国的汇率指责。 美联储独立性担忧对全球货币市场意味着什么? - 增加美元波动性: 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可能导致其政策可预测性下降,从而加剧美元的短期和长期波动,削弱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 催生替代资产需求: 如果美元的可靠性受损,全球投资者和央行可能会寻求多元化配置,增加对其他主要货币或黄金等非主权资产的需求,从而改变全球储备货币格局。 -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上升: 美国货币政策受政治干预的风险上升,可能被其他国家解读为金融武器化的前兆,导致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在汇率市场中体现。 此举对中美经济和金融关系的长远影响是什么? - 加剧货币政策的博弈: 中国的主动干预与美国总统对美联储的潜在影响,预示着未来两国在货币政策领域的博弈将更加复杂和公开,可能从经济层面延伸至地缘政治层面。 - 推动去美元化进程: 中国通过加强人民币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进一步推动全球对美元的依赖度下降,加速构建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算。 - 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 尽管中国可能希望避免损害出口竞争力,但人民币的持续走强仍可能被特朗普政府解读为贸易优势,从而引发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或关税壁垒,使双边贸易关系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