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Mine购入6500万美元以太币,董事长称以太坊迎来“1971时刻”
新闻要点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作为最大的以太币(ETH)企业持有者,本月首次通过Galaxy Digital的OTC交易台购入6500万美元ETH,使其持有量达到以太坊流通供应量的1.5%以上。该公司强调所有购买均使用现金,无杠杆。 此次收购发生在中心化交易所ETH储备达到三年低点之际,自2022年以来供应量因企业财库购买和ETF吸收而萎缩了38%。BitMine股价(BMNR)今年迄今已上涨540%,尽管较7月份高点下跌了近67%。 分析师Tom Lee在一次播客中重申了以太币6万美元的长期价格目标,并将华尔街对ETH的兴趣比作“1971时刻”,认为这将推动以太坊及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迎来巨大机遇。Lee还指出,持有ETH的企业由于能够质押其财库,应比受流动性限制的以太币ETF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背景介绍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是一家在加密货币领域运营的公司,以其大量的以太币(ETH)持有量而闻名,使其成为企业界中以太币的主要持有者之一。该公司对数字资产的投资策略,特别是其在无需杠杆的情况下进行的现货购买,反映出对以太坊生态系统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1971时刻”指的是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71年8月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暂停美元兑黄金的可兑换性(关闭“黄金窗口”),以及实施工资和物价冻结以应对通货膨胀。这一事件深刻改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开启了法定货币时代,被Tom Lee援引来比喻华尔街对以太坊日益增长的兴趣可能带来的范式转变。
深度 AI 洞察
BitMine的激进、无杠杆以太币积累对机构投资者有何深层启示? - BitMine的策略表明,对以太坊作为长期价值储存和生产性资产的信心正在增强。在2025年,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采取更务实的立场,这种无杠杆的现货购买可能会被视为一种保守但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财库管理方式,吸引那些寻求多元化和通胀对冲的传统机构。 - 这种做法也为其他上市公司树立了一个先例,即如何将数字资产纳入其资产负债表,同时降低与杠杆相关的风险。这种透明度可能有助于建立更广泛的机构信任。 - 鉴于以太币储备处于三年低点,BitMine的大规模购买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市场供应,从而在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对价格形成支撑。 Tom Lee所指的“1971时刻”如何预示以太坊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和潜在监管反应? - “1971时刻”比喻强调了以太坊可能从边缘资产转变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核心的潜力,类似于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华尔街不仅将其视为一种投机资产,更是一种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平台。 - 在特朗普政府下,尽管其对金融市场可能更倾向于去监管,但加密货币的快速机构化和系统重要性上升,仍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出台更明确的框架,以确保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保护。这可能包括对ETF和企业持有策略的更严格审查。 - 这种范式转变可能导致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涌现,例如基于以太坊的债券、衍生品等,进一步模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界限。 企业直接持有以太币与以太坊ETF在吸引机构资本方面的主要竞争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 企业直接持有优势: 核心在于能够质押以太币并获得约3%的质押奖励,这为公司财库提供了额外的收益流。Tom Lee指出,这种能力可以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估值溢价(例如1.9倍的乘数)。此外,直接持有赋予企业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权。 - 以太坊ETF优势: 主要在于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便捷、受监管的投资途径,无需直接管理数字资产的复杂性。它们通常拥有更高的流动性,更容易被纳入传统的投资组合框架。 - 竞争劣势: ETF受流动性要求的限制,无法完全质押其以太币持有量,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质押收益,可能导致其相对于直接持有者而言,估值乘数较低。这创造了一种有趣的动态,即寻求更高收益和更深层集成的机构可能偏爱直接持有,而寻求简单暴露的机构则选择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