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启动东南亚航空培训,推动C919及国产飞机发展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9/05 01:12:14 (北京时间)
中国商飞
民用航空
东南亚
航空航天工业
C919
中国启动东南亚航空培训,推动C919及国产飞机发展

新闻要点

中国于本月启动了针对东南亚国家的航空培训项目,旨在推广其国产民用飞机,特别是C919。尽管空客和波音占据主导地位,但东南亚地区在接受中国飞机交付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20名学员正在北京参加为期14天的“2025年中国-东盟民航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该培训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组织,内容涵盖安全管理、适航认证、绿色发展、新技术以及国产大型飞机。 此次研修班正值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寻求扩大其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之际,旨在服务该地区7亿人口的旅行需求。分析师指出,此举是中国-东南亚经济合作大趋势的一部分,COMAC希望借此打破空客和波音的双头垄断。COMAC的C909支线飞机在过去十年已在东南亚运营,累计载客47万人次。

背景介绍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是C919和C909飞机的制造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打破由欧洲的空中客车和美国的波音公司在全球大型客机市场的双头垄断。东南亚地区因其快速增长的航空旅行需求和与中国的紧密经济联系,成为COMAC重要的目标市场。 在本次培训之前,COMAC的C909型支线飞机已在东南亚地区运营十年,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用户基础。此次培训不仅是技术交流,更是中国将其航空产业链和技术标准向区域伙伴输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战略合作。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此次航空培训和COMAC在东南亚的推进,其背后真正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 地缘政治与软实力投射:超越单纯的商业销售,此举是中国通过技术输出和能力建设,提升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通过帮助地区国家发展航空业,中国可以增强其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并为未来更广泛的区域一体化奠定基础。 - 打破技术依赖与标准输出:旨在减少地区国家对西方航空技术和标准的依赖,同时推广中国的航空技术标准和适航体系。长远来看,这将为COMAC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运营环境,并可能影响未来全球航空业的技术发展格局。 - 供应链韧性与市场多元化:通过在东南亚建立客户群和维护网络,中国旨在增强其航空供应链的韧性,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为未来的全球扩张积累经验和声誉。 这对于空客和波音等西方航空巨头意味着什么,它们将如何应对? - 长期市场份额侵蚀风险:虽然短期内COMAC难以挑战空客和波音在干线客机市场的统治地位,但其在支线飞机和未来中短程干线市场的发力,将逐步侵蚀西方巨头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对价格敏感的新兴市场。 - 竞争策略调整:西方巨头可能需要调整其在东南亚的定价策略、融资方案和售后服务,以应对COMAC日益增长的竞争力。此外,它们也可能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航空公司的合作,以巩固现有市场地位。 - 技术与安全标准的博弈:随着中国航空标准的推广,西方国家可能会通过强调自身在安全、技术和环保标准方面的优势,来维持其市场领导力,并可能引发国际航空标准制定权的新一轮竞争。 对于东南亚的航空公司和航空基础设施而言,此举带来了哪些投资风险和机遇? - 机遇:成本效益与供应链多元化:东南亚航空公司有机会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获取飞机,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多元化的飞机供应商也将降低其对单一制造商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 机遇:技术转移与本地化发展:通过与中国合作,东南亚国家有机会获得航空技术转移,并发展自身的维护、维修和大修(MRO)能力,从而推动本地航空产业的升级。 - 风险:技术整合与政治考量:引进不同技术体系的飞机可能带来运营和维护上的挑战。同时,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飞机采购决策,航空公司可能面临来自西方国家或其自身国内政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