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合众银行在特朗普时代规则改变后重启加密货币托管服务
新闻要点
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已通过重新启动其面向机构投资经理的数字资产托管服务,重新进入加密货币领域。此举是在特朗普政府的监管转变之后进行的,该转变取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之前的一项规则,该规则曾要求银行为其加密货币相关活动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资本。 美国合众银行是美国第五大商业银行,最初于2021年与金融科技公司NYDIG合作推出托管服务,但因SEC指导意见而暂停。该银行计划随着需求增长扩大服务范围,并探索数字资产在财富管理和消费者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初期将为注册投资基金和比特币ETF提供比特币托管,并可能扩展到其他符合其风险标准的加密货币。 尽管加密货币托管服务领域一直由Coinbase、BitGo等原生加密货币公司主导,但联邦指导方针的变化,特别是货币监理署(OCC)的指导,为银行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包括纽约梅隆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在内的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进入或考虑进入加密货币托管市场。
背景介绍
在2025年,特朗普总统(于2024年11月连任)的政府实施了监管改革,特别是取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项要求,该要求曾强制银行为其加密货币活动持有额外资本。这一规定在当时被视为对银行参与数字资产市场的重大障碍。 美国合众银行曾于2021年率先推出加密货币托管服务,但由于上述SEC指导意见的限制而被迫暂停。现在,随着监管环境的积极变化,该银行得以重新激活其数字资产战略。这一趋势也促使其他传统金融巨头如纽约梅隆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等纷纷布局或加码加密货币托管服务,预示着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融合的加速。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的监管转变对传统金融涉足加密货币的深层驱动力是什么? - 关键在于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实用主义和促进创新的态度,这与此前可能存在的谨慎或限制性立场形成对比。这表明政府可能优先考虑通过拥抱新兴技术来维持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竞争力,而非过度防范风险。 - 监管放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调整,更是一种战略信号,旨在鼓励资本流入数字资产市场,并可能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降低了其进入市场的法律和资本成本,从而加速了加密货币的主流化进程。 主要银行加大加密货币托管布局,对数字资产市场的结构性影响有哪些? - 大型银行的进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熟悉、更受监管的加密货币敞口途径,这显著提升了数字资产的合法性和可信度。这可能吸引此前因监管不确定性或风险担忧而观望的“被动”机构资本。 - 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原生加密货币托管公司将面临来自资本雄厚、拥有庞大客户基础和成熟合规体系的传统银行的直接竞争。这可能导致服务标准化、费用竞争加剧,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合规水平提升。 - 长远来看,银行的参与可能加速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融合,例如将其纳入财富管理、信托甚至抵押品体系,从而扩大数字资产的潜在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 除了托管服务,美国合众银行和其他传统银行在数字资产领域还可能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 托管服务往往是银行涉足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第一步,其终极目标可能是利用其现有的客户关系和基础设施,构建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平台。这可能包括数字资产的交易执行、贷款、资产管理、代币化证券发行,乃至参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开发和分发。 - 这些银行可能正在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转变做准备,即部分传统金融业务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通过提前布局托管等基础服务,它们可以在技术演进中保持领先地位,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 此外,传统银行的进入也可能伴随着对技术提供商和加密货币公司的战略投资或收购,以获取关键技术、人才和市场份额,从而在快速发展的数字资产领域建立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