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马斯克无视特斯拉销量下滑,称80%的价值将来自擎天柱机器人

全球
来源: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布时间: 2025/09/03 17:45:00 (北京时间)
特斯拉
擎天柱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市场
Useful but flawed, humanoid robots could achieve autonomy by 2027: 1X CEO

新闻要点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预测,其尚未上市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最终将占到公司价值的四分之三以上。他在X平台上发帖称,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是擎天柱。此前在2024年中期,马斯克曾预测擎天柱机器人将使特斯拉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彼时相当于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一半以上。 目前,特斯拉正面临多季度的销售下滑,原因包括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低成本电动汽车、老化的产品线以及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言论和参与。马斯克此举旨在说服华尔街将目光投向未来,即一个充满自动驾驶出租车和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的世界。 然而,特斯拉在这些关键市场面临挑战。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Alphabet旗下的Waymo已在多个市场运营并达到了1000万次付费行程,百度Apollo Go也在中国市场活跃,而特斯拉仅在奥斯汀和旧金山刚开始测试。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也面临Unitree、Boston Dynamics、Agility Robotics等公司的竞争。特斯拉最近还失去了负责擎天柱机器人部门的副总裁米兰·科瓦奇。

背景介绍

在2025年,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业务正经历销售下滑困境,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来自中国厂商)、现有车型老化以及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个人争议言行。尽管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承压,但特斯拉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估值建立在其AI和自动驾驶技术潜力之上,而非仅仅是汽车制造商。 马斯克此前曾多次通过大胆预测来提振投资者信心,例如对全自动驾驶(FSD)功能的承诺和对AI潜力的展望。此次关于“擎天柱”机器人将贡献公司80%价值的言论,是其将特斯拉定位为AI和机器人公司而非传统车企的最新尝试。然而,在这两个领域,特斯拉都面临着Waymo、百度、Boston Dynamics等在技术和商业化方面领先的强大竞争对手。

深度 AI 洞察

马斯克为何选择在当前时点如此激进地宣传“擎天柱”的未来价值? - 这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战略性的叙事转移,旨在将投资者的注意力从特斯拉当前电动汽车销售面临的困境和市场竞争压力上引开。 - 通过强调未来AI和机器人业务的巨大潜力,马斯克试图重新点燃市场对特斯拉增长前景的想象,并为公司提供一个超越传统汽车制造估值框架的理由。 - 这也是在暗示,尽管现有业务面临挑战,但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已转向更具颠覆性的技术领域,从而维持其高科技公司的溢价估值。 “擎天柱”机器人能否在短期或中期内对特斯拉的估值产生实质性影响?面临哪些核心挑战? - 短期内(1-3年)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可能性较低。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商业化路径和大规模部署的成本效益尚不清晰。 - 核心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可靠性、自主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规模化(马斯克预测的5000台仍是试点规模)、成本控制、监管环境以及来自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如Boston Dynamics)的压力。 - 投资者需要看到明确的商业应用案例和可行的盈利模式,而非仅仅是技术演示,才能真正将其纳入估值模型。 如果“擎天柱”项目的商业化进展远低于预期,对特斯拉的长期估值和市场地位会带来哪些影响? - 若“擎天柱”未能兑现承诺,特斯拉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估值溢价将受到严重侵蚀,市场可能将其重新评估为一家主要基于电动汽车销售的传统汽车制造商。 - 这将导致市盈率大幅修正,因为其增长故事的“AI颠覆性”部分将受到质疑。公司可能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投资者信心下降。 - 此外,如果特斯拉在AI和机器人领域的投入未能获得回报,可能分散其在核心电动汽车业务上的资源和精力,进一步影响其在竞争激烈的EV市场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