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价逼近100美元/磅,供应持续紧张

新闻要点
铀价在经历3月份跌至64美元/磅后,现已回升至76.65美元/磅的现货价。分析师普遍预计铀价将继续上涨,摩根士丹利预计圣诞节前达到87美元/磅,而花旗银行则预测明年底达到100美元/磅,牛市情景下甚至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触及125美元/磅,达到2007年以来的新高。 此轮价格上涨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全球对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兴趣复苏,特别是中国的核电扩张计划、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的兴起以及铀浓缩公司的“过度喂养”导致需求强劲;二是全球两大铀矿商加拿大Cameco和哈萨克斯坦Kazatomprom的生产出现问题,导致供应紧张。预计市场供应量将比此前预测减少2000万磅。 此外,商品投资基金的投机活动,如Sprott实物铀信托基金大量购入铀,以及小型矿商可能因无法履行长期供应合同而被迫进入现货市场,也加剧了供应紧张。西方世界最大的铀生产商Cameco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104%,过去五年上涨600%,显示出市场对其前景的强烈信心。
背景介绍
铀是核能发电的关键燃料,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的日益关注,核电作为一种低碳、稳定的能源形式重新获得青睐。美国及欧洲多国政府已开始重新审视和支持核能发展,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背景下。 历史上,铀价曾经历大幅波动,例如在2007年达到高峰后,因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去核化”浪潮而长期低迷。然而,过去五年间,随着环保主义者态度的转变,以及对新一代核反应堆技术(如SMRs)的投资增加,铀市场逐渐回暖。大型生产商如Cameco和Kazatomprom在全球铀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生产状况对市场价格具有决定性影响。
深度 AI 洞察
此轮铀价上涨是短期供需失衡还是长期结构性转变的开端? - 尽管短期内Cameco和Kazatomprom的生产中断确实造成了供应紧张,但更深层次的驱动力似乎是长期的结构性变化。全球对核电的重新接受,尤其是在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背景下,预示着需求的持久增长。 - 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核电扩张计划以及SMRs的技术进步,将为铀需求提供持续的支撑,而非昙花一现。 - 此外,铀矿项目开发周期长、资本投入大,新供应难以快速响应价格上涨,意味着供应弹性较低,加剧了长期结构性紧张。 铀市场是否存在被过度投机或“过度喂养”的泡沫风险? - 商品基金如Sprott实物铀信托的积极买入,以及铀浓缩公司“过度喂养”的行为,确实增加了市场的投机成分和短期波动性。 - “过度喂养”通常发生在浓缩厂利润率较高时,通过使用更多的天然铀来生产同等量的浓缩铀,这短期内能增加对天然铀的需求。然而,这种行为的持续性取决于浓缩服务的经济性,如果浓缩利润率下降,需求可能会减弱。 - 不过,考虑到核电复兴的宏观叙事和实际供应中断,当前的投机活动更像是对基本面改善的加速反应,而非完全脱离基本面的泡沫。真正的风险在于,如果全球清洁能源政策或核电项目建设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需求放缓,使市场过度依赖投机支撑。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将如何影响铀市场,特别是在国内供应和战略储备方面? - 作为连任总统,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和能源独立政策预计将继续支持包括核能在内的国内能源生产。这可能通过补贴、税收优惠或放松监管等方式,鼓励美国本土铀矿的开发和运营。 - 战略储备方面,考虑到地缘政治日益紧张以及对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美国可能会加大对铀战略储备的补充,这将在中长期内为铀需求提供额外的底部支撑。 - 此外,美国可能会推动与盟友在核燃料供应链上的合作,减少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依赖,这可能导致全球铀贸易流向的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利好西方世界的铀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