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提名人批评加密货币,尽管青年需求日益增长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09/01 22:59:00 (北京时间)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
加密货币监管
稳定币
加密ETF
数字资产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提名人批评加密货币,尽管青年需求日益增长

新闻要点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 (FSC) 主席提名人李亿元对加密货币发表了严厉批评性言论,指出其“极端的价格波动,缺乏货币功能”且“没有内在价值”。他特别反对将退休或个人养老基金投资于加密货币,理由是其高波动性和投机性。 尽管如此,李亿元表示FSC将审查全球监管趋势以决定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s) 的实施方式和时间,并寻求在稳定币方面创造创新机会,同时确保充分的保障。这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竞选时承诺允许发行稳定币的立场一致。与此同时,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部计划取消对加密相关企业作为风险公司资格的限制。 这些言论是在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用户超过1600万(占总人口30%以上)之后发表的,其中许多年轻人因“财务绝望”而寻求“快钱”,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后,用户数量激增。

背景介绍

2025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后,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用户数量激增,总用户已超过1600万,占韩国总人口的30%以上。这种高普及率被一些分析师解读为韩国年轻人因“财务绝望”而寻求快速致富的途径,而非仅仅是对Web3技术的深信。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曾提出一系列支持加密货币的承诺,其中包括允许发行稳定币。在此背景下,韩国八家主要银行正在推进一项韩元支持的稳定币项目。此外,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部也计划取消2018年以来对加密相关企业作为风险公司资格的限制,此举将为加密公司带来首次被认定为风险企业的机会。

深度 AI 洞察

韩国监管机构在加密货币问题上的保守立场与日益增长的青年需求和政治承诺之间存在的战略张力,将如何影响该国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长期发展轨迹? - 这种张力可能导致政策执行上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FSC提名人的传统金融风险视角与总统李在明的创新承诺形成对比,可能导致监管框架的逐步演进,而非彻底改革。 - 监管机构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在养老金投资方面的立场,反映了对金融稳定和投资者保护的深层担忧,这可能会限制机构资金流入,从而抑制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 - 然而,对稳定币和ETF的“审查全球趋势”的开放态度,表明韩国可能寻求在受控环境中参与数字资产创新,以避免完全落后于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特别是考虑到美国在特朗普政府下对数字资产的潜在开放态度。 考虑到韩国年轻人因“财务绝望”而涌入加密货币市场,FSC提名人对加密货币固有风险的强调,对于韩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和金融监管策略意味着什么? - 这种现象凸显了韩国社会财富分配和青年经济机会的深层问题。如果监管未能有效平衡创新与风险,可能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并引发更广泛的金融不稳定风险。 - 监管机构将面临巨大压力,既要保护易受伤害的投资者,又要避免扼杀创新。这可能导致更严格的投资者资格要求和风险披露,尤其是在面向散户的加密产品方面。 - 提名人的立场反映了传统金融体系对维护公共信任的优先考量,这可能意味着在短期内,即使面对公众压力,也会采取更为保守的监管路径,以防止大规模投机性损失引发社会动荡。 在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背景下,韩国对加密货币监管采取的这种内外兼顾、既保守又开放的“观察与学习”策略,将如何影响其在亚洲乃至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 韩国可能会寻求在不完全采纳激进政策的前提下,通过稳定币等受控创新来确立其在亚洲数字资产领域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对加密货币采取严格限制的背景下。 - 密切关注美国在特朗普政府下可能出台的数字资产政策,将成为韩国制定自身策略的关键因素。如果美国采取更开放或更具竞争力的数字资产政策,可能会促使韩国加速其审慎的开放步伐。 - 这种策略可能使韩国成为一个重要的“监管沙盒”和数字资产政策的“试验田”,吸引那些寻求在受控且前瞻性环境中运营的区块链项目和投资者,从而在全球数字金融标准制定中发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