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孙宇晨看好虚拟资产领域的“Swift”系统,赞扬香港加密货币发展

全球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8/31 13:28:01 (北京时间)
孙宇晨
波场
Swift
稳定币
跨境支付
区块链
孙宇晨看好虚拟资产领域的“Swift”系统,赞扬香港加密货币发展

新闻要点

加密货币企业家孙宇晨表示,他正致力于将自己于2018年创立的波场(Tron)区块链打造成虚拟资产行业的“Swift”系统,以应对全球稳定币交易量的激增。 孙宇晨预测,未来五年内,波场促成的交易量将超越全球银行系统主要信息网络Swift。他预计波场今年的交易量将达到8万亿美元,并有潜力轻松增至300万亿或400万亿美元。他强调,相比Swift需要数天处理交易,波场能在几秒内完成交易,显示其在稳定币交易领域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背景介绍

波场(Tro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平台,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自由内容娱乐系统,并支持各类去中心化应用(dApps)。近年来,波场在稳定币(如USDT)交易领域表现活跃,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开发者。 Swift(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全球银行间进行安全金融信息传输的主要网络,每年处理约150万亿美元的跨境金融交易。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货币,其价值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按1:1锚定,旨在提供价格稳定性,使其成为数字支付和跨境汇款的潜在替代方案。

深度 AI 洞察

波场超越Swift的雄心面临哪些核心挑战? - 尽管波场在交易速度上具有优势,但超越Swift不仅是技术效率问题,更是信任、监管合规和全球机构采纳的挑战。Swift作为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其信任基础在于其全球银行网络、严格的KYC/AML合规框架,以及与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的深度合作。波场作为去中心化实体,在建立同等层级的信任和满足各国差异化监管要求方面,仍面临巨大障碍,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下,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可能会更加收紧。 - 此外,Swift处理的是复杂的多方金融信息和指令,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转移。波场若要完全取代Swift,需构建一套能够承载各类复杂金融信息流(如贸易融资、证券结算等)的系统,这远超目前稳定币转账的范畴。现有金融机构的遗留系统和变革惰性也是其推广的阻力。 波场在虚拟资产领域复制Swift模式,对稳定币市场和传统金融机构有何影响? - 对稳定币市场而言,若波场成功建立“虚拟资产Swift”,将极大提升稳定币的实用性和流通性,巩固其作为跨境支付和数字经济中介的地位。这可能促使更多稳定币项目寻求与波场的集成,或激发其他区块链平台开发类似基础设施,加剧行业竞争。 - 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既是潜在的颠覆性威胁,也是合作或转型的机会。如果企业和个人开始大规模通过波场进行跨境支付,传统银行在汇款、外汇等业务上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然而,银行也可能选择与波场等区块链平台合作,利用其技术提升自身服务效率,或发行受监管的稳定币进入这一新生态。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波场此举对相关投资领域的影响? - 投资者需关注波场能否在未来五年内有效解决监管合规、机构信任和技术互操作性等核心问题。若进展顺利,长期来看,持有波场生态系统相关资产(如TRX代币、波场上发行的稳定币)的价值可能提升。此外,为波场等区块链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如安全审计、节点运营、跨链解决方案)的公司也可能受益。 - 另一方面,投资者应警惕传统金融系统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例如加强现有Swift系统的效率升级,或推动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以应对来自去中心化金融的挑战。专注于传统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或与Swift深度绑定的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业务转型压力和估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