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随着特朗普加剧关税热度,市场能否保持火热?

北美
来源: 愚人节(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08/30 18:52:01 (北京时间)
特朗普政府
贸易关税
通货膨胀
美联储政策
S&P 500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2025年,美国股市经历了显著波动,标普500指数在年初强劲后一度接近熊市,随后又反弹近30%,目前实现两位数上涨。这种波动主要归因于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他已对印度实施50%的关税,并威胁对中国征收200%的关税,同时对其他国家也征收“对等”关税。 尽管特朗普声称关税由外国支付,但高盛分析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企业承担了64%的关税成本,消费者承担了22%。美国批发通胀(PPI)7月创三年最大涨幅,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升至3.1%,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关税可能通过降低企业利润或推高消费价格来损害股市,并使美联储更难降息。 然而,文章也指出了一些积极因素:进口仅占美国GDP的14%,许多服务业公司不受影响;最新的就业报告疲软可能增加美联储降息的概率;以及美国市场和经济的长期韧性,任何回调都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买入机会。

背景介绍

2024年11月,唐纳德·J·特朗普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并于2025年1月重返白宫。他在竞选期间自称“关税人”,并在此任期内兑现了这一承诺,对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实施或威胁实施高额关税。 在此背景下,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经历了大起大落,而美联储肩负着“促进最大就业和稳定物价”的双重使命,并长期将2%作为其通胀目标。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以及美联储的应对策略,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除了直接的经济影响外,对全球供应链和竞争格局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 关税旨在鼓励制造业回流或“友岸外包”,从而重塑全球生产和贸易路线,可能导致部分国家供应链碎片化和区域化。 - 对美国企业而言,关税增加了投入成本,可能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促使跨国公司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的地理多元化和韧性。 - 长期来看,这些政策可能导致全球贸易体系从多边主义转向更具保护主义和双边主义的模式,从而改变国际经济合作的底层逻辑。 考虑到市场估值高企,但关税又导致通胀和潜在盈利压力,除了显而易见的因素,还有哪些不那么明显的因素可能在推动投资者情绪,这些因素的可持续性如何? - 市场可能过度集中于少数几家“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受到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被视为能够抵御宏观经济逆风,掩盖了更广泛市场的潜在脆弱性。 - 投资者可能存在一种“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心理,即疲软的经济数据(如就业报告)会增加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从而支撑资产价格,但这种预期与通胀压力存在内在矛盾。 - 对美国市场长期韧性的信念,以及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替代投资(例如其他地区的经济或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促使资金继续涌入美国股票,但这种策略的持续性高度依赖于企业盈利的实际表现和美联储政策的实际走向。 面对持续的、由关税驱动的通胀与就业市场走弱并存的局面,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可能如何被重新解读或面临挑战? - 关税导致的通胀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即使就业市场走弱,高通胀也使其难以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因为降息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 - 美联储可能被迫在其双重使命之间做出更明确的取舍,如果关税效应持续,美联储可能不得不优先控制通胀,即使这意味着就业增长放缓,这可能导致“滞胀”困境。 - 这种局面将对美联储的独立性构成政治压力,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施压要求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而美联储则需在政治压力下坚守其稳定物价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