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摩根大通:比特币被低估,公允价值应达12.6万美元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8/29 03:18:19 (北京时间)
摩根大通
比特币
加密货币
机构投资
数字资产
摩根大通:比特币被低估,公允价值应达12.6万美元

新闻要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随着比特币价格波动性降至历史低点,其与黄金的风险调整差距正在缩小,比特币目前被低估,公允价值接近12.6万美元。他们预计这一目标有望在年底实现。 分析师指出,波动性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企业金库持有比特币供应量的6%以上,以及被纳入股票指数带来的被动资金流入。这类似于2008年后央行量化宽松对债市的影响。 企业对作为储备资产的比特币需求正在激增,例如KindlyMD已申请融资50亿美元,而Adam Back的BSTR据称正寻求成为第二大企业比特币持有者。摩根大通强调,这些趋势强化了比特币的投资形象,使其在投资组合中更接近黄金。

背景介绍

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其价值和接受度不断演变。最初被视为投机资产,但随着机构投资者、企业和甚至一些国家开始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或作为储备资产,其作为“数字黄金”的地位逐渐被认可。 然而,比特币的高波动性一直是机构广泛采用的障碍。近年来的市场发展,特别是机构产品的推出(如比特币ETF)和企业对其资产负债表的配置,正逐步降低其波动性,使其更符合传统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需求。

深度 AI 洞察

摩根大通为何在此时发布如此看涨的比特币价格目标,其背后动机可能超出了表面理由? 摩根大通(JPMorgan)作为传统金融巨头,此时高调看好比特币,可能不仅仅是基于市场数据,更深层的原因或在于: - 战略定位与市场份额抢夺: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日益成熟,摩根大通可能正积极调整其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战略。通过发布看涨预期,它既能吸引寻求加密资产敞口的机构客户,又能为自身未来在该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托管、交易、咨询)铺路,以在竞争激烈的数字资产服务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 监管环境的适应与引导: 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虽然复杂,但整体趋势是寻求对其进行监管而非全面禁止。摩根大通的分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试图引导这种监管趋势,将其塑造成一个更“安全”、更“可预测”的资产类别,从而加速其主流化进程,并为未来更严格的金融产品合规性提供基础。 - 对冲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通胀压力可能复燃的2025年,摩根大通也可能通过肯定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属性,为客户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对冲工具,尤其是在美元可能面临长期贬值压力的背景下。 企业金库和指数纳入对改变比特币市场动态和风险状况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企业金库持有和指数纳入是比特币从投机资产转向主流机构资产的关键转变,其长期影响深远: - 降低波动性与提升稳定性: 随着更多企业和指数基金锁定比特币,市场上的可交易供应量相对减少,这将进一步平抑价格波动,使其更像传统资产。 - 增强流动性与市场深度: 机构的参与带来了更大的交易量和更深的订单簿,提高了市场的抗冲击能力,降低了大宗交易对价格的短期影响。 - 提升合法性与信任度: 被纳入主流指数(如Metaplanet被纳入富时全球指数)意味着比特币获得了更广泛的机构认可,这不仅提升了其合法性,也降低了传统投资者进入的心理障碍。 - 形成新的供需结构: 企业和指数基金的持续买入形成了稳定的“需求池”,这与散户投机行为为主的市场截然不同,将为比特币价格提供更坚实的底部支撑。 摩根大通将比特币与黄金进行比较,并得出“公允价值”的评估,其中可能存在哪些潜在的反对意见或被忽视的风险? 尽管摩根大通的分析很有说服力,但将比特币与黄金直接比较并设定公允价值可能存在以下考量不足之处: - 资产属性的根本差异: 黄金作为数千年历史的实物资产,其价值锚定于其物理稀缺性、工业用途和历史文化认同。比特币虽然稀缺,但其价值完全依赖于网络效应、技术安全和共识。这种根本差异使得其“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难以完全类比。 - 监管风险的不确定性: 尽管趋势向好,但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仍不完全统一和成熟。潜在的政策转向、打击行动或技术法规变化,仍可能对所有数字资产,包括比特币的价值产生重大冲击,而黄金则基本不受此类影响。 - 技术风险与竞争: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先行者,仍面临潜在的技术漏洞、网络攻击或来自其他更先进区块链技术的竞争。任何重大技术问题都可能侵蚀其信任基础和价值,而黄金不存在此类风险。 - “私有黄金市场”的估值基础: 摩根大通将比特币市值与“5万亿美元私有黄金市场”进行比较,其对“私有黄金市场”的定义和估值方法可能存在争议,且两者在市场参与者、交易机制、流动性方面仍有显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