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据报在美国敦促下考虑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

新闻要点
墨西哥正准备提高对中国进口汽车、纺织品和塑料的关税,预计该提案将作为2026年预算的一部分,于下月提交该国国会。如果得到证实,此次关税上调将是墨西哥近年来最尖锐的贸易政策转变之一。 据悉,此举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敦促下进行的,旨在构建“北美堡垒”并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批评《美墨加协定》中允许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贸易“漏洞”,并在2024年竞选期间抨击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建厂向美国出口汽车,威胁将征收200%至250%的关税。去年,墨西哥从中国的进口额超过510亿美元,占其海外采购总额的近五分之一。
背景介绍
《美墨加协定》(USMCA)于2020年生效,旨在促进区域制造业和贸易。然而,特朗普政府在其前一个任期和现任任期中,一直对第三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投入品可能削弱该协定意图表示担忧,尤其是在汽车等敏感行业的原产地规则方面。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历来主张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旨在将制造业迁回国内并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美国优先”议程优先考虑国内产业和供应链韧性,经常将关税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工具。
深度 AI 洞察
此举对北美供应链整合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 墨西哥提高对华关税,尤其是针对关键制造业部门,将显著加速北美供应链的区域化进程,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全球采购和生产策略。 - 这可能导致更多中国或受中国影响的公司考虑在墨西哥进行“近岸外包”,以规避美国和墨西哥的潜在关税壁垒,但同时也面临墨西哥自身对中国商品的新关税挑战。 - 长期来看,“北美堡垒”的构建可能导致区域内生产成本上升,但同时也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和可追溯性,这可能成为未来贸易格局中的关键竞争优势。 墨西哥是否真正有能力独立推行这些关税,或者这更多是美国政策的延伸? - 表面上看是墨西哥的独立决策,但本质上是美国对墨西哥施加巨大经济和政治压力的结果,墨西哥在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市场,使其难以完全拒绝此类要求。 - 墨西哥的行动可能被视为其在美中贸易摩擦中采取的“选边站”策略,旨在维护其与美国之间至关重要的贸易关系,并避免自身成为美国潜在惩罚性关税的目标。 - 这也反映出在特朗普政府治下,美国利用其经济影响力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决心,即使这意味着盟友也需调整其贸易政策以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此政策对新兴市场投资格局有何潜在的更广泛影响? - 墨西哥的行动可能树立一个先例,促使其他与美国有紧密贸易联系的新兴市场,在面临美国压力时,重新考虑其对华贸易政策,从而可能导致全球贸易碎片化加剧。 - 对于那些依赖向北美出口的中国制造业公司而言,此举可能迫使它们加速全球化布局,寻求新的生产基地和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或其他对华友好的地区,从而改变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向。 -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各国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及其对全球供应链效率和成本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特定新兴市场受益于产能转移,而另一些则面临更大的贸易壁垒和投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