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印度内幕”时事通讯:印度三方平衡术:关税、石油与不安的握手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08/28 23:12:18 (北京时间)
印度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地缘政治风险
贸易关税
能源安全
战略自主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印度内幕”时事通讯:印度三方平衡术:关税、石油与不安的握手

新闻要点

本文探讨了印度在全球舞台上面临的复杂地缘政治平衡,主要涉及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美国对印度实施了高达50%的报复性关税,其中25%针对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印度对美出口市场(占其总商品贸易的五分之一),特别是钻石、服装和海产品等关键行业。 与此同时,印度依赖俄罗斯的廉价石油来控制国内通胀并满足能源需求,目前俄罗斯原油占印度进口的35%以上,自2022年初以来已为印度节省了超过170亿美元。此外,俄罗斯是印度重要的国防伙伴。尽管印中边境冲突导致关系紧张,印度总理莫迪仍将访问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表明印度愿意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这种“战略自主”的立场虽然长期有效,但在美国施压、俄罗斯提供能源以及中国作为必要贸易伙伴的背景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度市场对额外关税做出反应,股市下跌,表明投资者对这种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前印度央行行长拉詹呼吁印度重新评估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影响。

背景介绍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每天消耗超过500万桶石油,因此廉价能源对其经济至关重要。自2022年初以来,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之一,占其原油进口的35%以上。与此同时,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每年贸易额约870亿美元,占印度商品贸易总额的近五分之一。两国在国防合作、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半导体供应链等领域深化了战略关系。 然而,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因2020年的边境冲突而紧张,导致高级别接触冻结,印度也禁止了数百款中国应用程序并收紧了外国投资规则。尽管如此,两国贸易额去年仍达1180亿美元,其中印度逆差严重。印度试图通过其“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不同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关税策略,除了打击俄罗斯石油贸易外,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地缘经济目标? 是的,除了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可能还旨在: - 战略性供应链重塑:通过施压,促使印度在某些关键领域(如制造业、稀土等)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减少对中国乃至其他非盟友国家的依赖,这符合美国在全球供应链“友岸外包”的长期战略。 - 测试印度“战略自主”的底线:美国可能希望通过经济杠杆,迫使印度在美俄、美中之间做出更明确的选择,削弱其长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从而使其在印太战略中发挥更协同的作用。 - 扩大美国在印度的市场份额:高额关税可能迫使印度转向美国产品和技术,尤其是在其关键的消费品和技术领域,进一步锁定印度作为美国经济伙伴的地位。 面对美国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印度能否长期维持其“战略自主”政策,并吸引持续的外国投资? 印度维持“战略自主”的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但并非不可能,其吸引投资的潜力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 国内经济韧性与改革:印度能否通过持续的经济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需刺激来抵消外部压力,并提升其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 - 多元化国际合作:印度将继续寻求与非美国盟友(如欧盟、日本、东盟等)深化贸易和投资关系,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从而分散风险。 - 地缘战略价值的提升:印度作为全球南方大国和印太地区关键参与者的战略价值,可能使其在美中俄之间的微妙平衡中获得谈判筹码,从而确保其不被任何一方完全孤立。 莫迪访问中国对中印关系以及更广泛的亚洲地缘政治格局意味着什么? 莫迪访问中国代表着一种复杂的信号,可能产生多重影响: - 务实主义的回归:尽管存在边境冲突和贸易逆差,但印度认识到与中国保持沟通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时,这反映出两国关系中务实主义的一面。 - 地区稳定的尝试: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场的情况下,莫迪与习近平会晤,可能旨在向世界展示亚洲大国之间至少有能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有助于地区稳定,尽管实质性突破可能有限。 - 对美国示警:此次访问也可能被视为印度向美国发出的信号,即印度不会完全倒向任何一方,仍会根据自身国家利益与所有主要力量保持接触,这可能促使美国在对印政策上更为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