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香港股市下滑,投资者关注英伟达财报及中美科技紧张局势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8/27 20:40:01 (北京时间)
英伟达
寒武纪科技
中美科技战
香港交易所
半导体产业
香港股市下滑,投资者关注英伟达财报及中美科技紧张局势

新闻要点

周三,香港股市下跌,科技股的涨势失去动力,投资者正密切关注英伟达(Nvidia)的财报,以寻找在美中科技战背景下市场反弹的持续性及行业前景的线索。 恒生指数收跌1.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中国内地股市也普遍下跌,其中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分别下滑1.5%和1.8%。 具体个股方面,国有物业管理公司华润万象生活大跌9.1%,龙湖集团和中国海外发展等内地开发商也出现明显跌幅。医药股翰森制药和石药集团分别下跌5.7%和6.4%。快手科技和美团等科技平台也录得3%以上的跌幅,其中美团在财报发布前下跌3.1%。 分析师指出,香港市场更容易受到全球逆风(从美联储政策到英伟达财报)的影响,导致投资者对追逐涨势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寒武纪科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3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约44倍,主要得益于国内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强劲需求和政府对本土技术的支持。

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快速发展时期,英伟达(Nvidia)作为AI芯片领域的领导者,其业绩和展望对全球科技股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以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继续维持并可能加剧与中国在技术领域的紧张关系,特别是对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地缘政治因素促使中国大力推动半导体自给自足,并通过政府支持和国家采购政策来扶持本土企业。投资者普遍关注这些政策对中国国内科技企业(如寒武纪科技)的增长潜力以及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格局的长期影响。香港市场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的桥梁,其走势尤其容易受到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如美联储利率动向)和中美科技竞争的双重影响。

深度 AI 洞察

中美科技脱钩对全球半导体投资格局的深层影响是什么? - 中美科技竞争正在加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双轨制”发展,即一套面向西方市场和技术标准,另一套面向中国国内市场和本土技术。这不仅是供应链的物理分离,更是技术生态系统和市场标准的逐步分化。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评估不同地理区域内科技公司的“可寻址市场”潜力。英伟达等公司在西方市场和高端AI训练领域仍占据主导,但其在华业务面临不确定性;而寒武纪等中国本土企业则受惠于国家支持和国内需求,但在全球高端市场仍受限。 - 长期来看,这种脱钩可能导致全球技术进步速度放缓,因为创新效率可能因碎片化而降低,同时也会催生更多区域性的“冠军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在特定市场占据优势,但其全球竞争力可能受限。 中国政府对本土AI芯片产业的支持对市场估值意味着什么? - 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为寒武纪等本土AI芯片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保障,使其在短期内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如寒武纪的营收和利润大幅飙升。这反映了政策扶持下的“非市场化”增长动力。 - 然而,这种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值得深入分析。市场估值是否充分反映了其技术创新、产品竞争力以及在没有政府补贴情况下的盈利能力,而非仅仅是政策红利?过度依赖政府订单可能掩盖了市场竞争力的真实水平,并带来未来政策变动或补贴减少的风险。 - 对于投资者来说,区分哪些增长是基于真正的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哪些是基于政策驱动至关重要。政策支持固然能提供短期确定性,但真正的长期价值仍需企业具备核心技术护城河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香港股市在当前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核心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 挑战: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市场表现日益受到中美关系和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双重挤压。全球流动性收紧(如美联储政策)和地缘政治紧张(如中美科技战)直接影响了投资者情绪,使得资金流向更为保守或转向其他区域。 - 机遇: 尽管面临挑战,香港仍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资本的重要门户。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如对“新质生产力”的追求,包括AI、高端制造等)可能会催生一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内地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 投资者需要关注香港市场如何平衡其国际化地位和对内地经济的依赖。那些能够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同时又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可能会在香港市场中脱颖而出,提供结构性投资机会。然而,整体市场仍将受制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全球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