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IBM与AMD合作开发量子中心超级计算

全球
来源: 投资百科发布时间: 2025/08/27 00:12:16 (北京时间)
IBM
AMD
量子计算
超级计算
半导体
Nvidia logo displayed on a phone screen

新闻要点

IBM与AI芯片制造商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宣布合作开发“量子中心超级计算”。这种架构将使量子计算机与高性能计算和AI基础设施(由CPU、GPU等支持)协同工作,旨在突破传统计算的局限。 IBM此前在6月份公布了到本十年末构建全球首个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的“可行路径”,命名为IBM Starling,预计性能将是现有量子计算机的2万倍。此前,Alphabet旗下的Google也宣布了量子计算芯片的突破。 尽管近期有进展,但业界普遍认为有用的量子计算机还需要许多年才能实现。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表示,可能需要超过15年才能拥有“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

背景介绍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现象(如叠加和纠缠)来处理信息,有潜力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近年来,全球科技巨头如IBM、Google和Nvidia等都在投入巨资研发,并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然而,构建稳定、容错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大规模量子计算机仍面临巨大的工程和物理挑战。当前阶段的量子计算机多为“嘈杂中等规模量子”(NISQ)设备,其错误率较高,限制了其实用性。

深度 AI 洞察

此合作对IBM和AMD在初期量子计算竞赛中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 IBM的领导地位巩固: IBM通过与AMD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在混合量子计算架构领域的先发优势。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一步,旨在将量子计算无缝集成到现有高性能计算(HPC)和AI基础设施中。 - AMD的多元化与生态扩展: 对AMD而言,此举是其AI芯片业务向更前沿、更具未来性的计算范式扩展。通过与IBM这样的领导者合作,AMD能够提前布局,探索其GPU和CPU在量子加速器和控制系统中的潜在作用,而非仅仅停留在传统AI加速领域。 - 混合模式的必要性: 双方的合作强调“量子中心超级计算”,暗示了在可预见的未来,纯粹的量子霸权仍不现实。混合模式是实现早期实用化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务实路径,它将利用现有经典计算的成熟度来弥补量子计算的不足。 基于Nvidia CEO的“15年”实用化时间表,投资者应如何评估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 - 长期耐心与高风险: 黄仁勋的言论重申了量子计算的长期性与高风险属性。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承受潜在长期无回报期的准备。目前的投资更像是对“未来颠覆性技术”的风险资本押注,而非短期盈利驱动。 - 关注生态系统而非单一技术: 投资机会可能更倾向于那些构建量子计算生态系统的公司,包括软件、算法开发、冷却系统、精密控制硬件等,以及像IBM和AMD这样能整合多种计算范式的公司,而非仅仅关注量子芯片本身。 - 警惕估值泡沫: 尽管技术前景诱人,但过早且过高的估值可能存在泡沫风险。投资者需审慎评估公司在技术突破、商业化路径和盈利能力方面的实际进展,避免被短期炒作所迷惑。 除了直接技术进步,哪些更广泛的经济或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加速或减缓量子中心超级计算的发展和应用? - 国家安全与技术主权: 量子计算被视为下一代军事和加密技术的核心,全球主要大国都在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地缘政治竞争可能导致各国加大研发投入,甚至形成技术壁垒,从而加速本国技术发展但可能减缓全球协作。 - 巨额研发投入与资金来源: 量子计算的研发成本极其高昂,需要持续的政府资助和大型科技公司的巨额投资。宏观经济环境(如利率、通胀)可能会影响私人资本的投入意愿,从而对研发进度产生间接影响。 - 人才竞争与国际合作: 全球范围内量子计算人才稀缺,各国都在争夺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国际合作与人才交流的顺畅度将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速度,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阻碍这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