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关闭美国开放银行服务,转而聚焦其他市场

新闻要点
支付巨头Visa已决定关闭其在美国的开放银行业务,并计划将战略重点转向欧洲和拉丁美洲等高潜力市场。此举正值美国开放银行领域面临监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消费者银行数据访问权方面。 目前,美国至少有两家银行已表示可能对数据访问收取费用。尽管有报道称摩根大通计划收取数亿美元的费用,但据称这并非Visa退出的直接原因。此前,在拜登政府时期公布的CFPB第1033号规则,在同一天就因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遭到起诉。 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CFPB,其新领导层已表示将加快修订开放银行规则,并可能允许银行收取此前规则中被禁止的费用。虽然消费者对开放银行支付的接受度较高(46%表示高度愿意),但实际使用率仅为11%。
背景介绍
开放银行(Open Banking)允许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通过API安全地访问消费者银行数据,以开发新的应用和服务。在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则。在前拜登政府时期,CFPB于2024年10月22日公布了第1033号规则,旨在规范消费者对其金融数据的访问权。然而,该规则很快因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面临法律挑战。 特朗普总统连任后,其政府下的CFPB领导层发生了变化。新领导层于2025年7月29日告知法官,他们将启动“加速规则制定程序”以修订开放银行规则,并请求暂停现有诉讼。此举暗示CFPB可能考虑不同的费用模式,而此前的规则是禁止收费的。这引发了关于银行是否能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数据访问费的讨论,例如摩根大通此前曾表示计划收取此类费用,这可能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商业模式构成威胁。
深度 AI 洞察
Visa退出美国开放银行市场的真正战略考量是什么? - 尽管监管不确定性是表面原因,但Visa选择欧洲和拉丁美洲,可能更看重这些市场在开放银行生态系统成熟度、法律框架清晰度以及盈利模式上的潜力。 - 美国市场复杂的州级法规、数据隐私担忧,以及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关于数据所有权和收费模式的拉锯战,可能导致Visa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和可预测的收益。 - 在初期投入巨大的新兴市场中,企业往往会选择监管环境更友善、用户接受度更高、或竞争格局更清晰的市场进行深耕。 特朗普政府下的CFPB对开放银行规则的修订,将如何重塑美国金融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 - CFPB可能允许银行收取数据访问费,这将对依赖免费或低成本数据访问的金融科技公司构成巨大挑战,尤其对于初创公司而言。 - 此举可能有利于大型传统银行,通过控制数据访问权及其成本,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减缓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和颠覆。 - 这也可能促使金融科技公司寻求新的商业模式,例如转向更直接的消费者服务,或与银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来分摊数据成本。 美国开放银行市场未来可能面临哪些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 挑战: 监管碎片化和不确定性可能持续存在,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制定长期战略。数据收费模式的引入可能抬高金融科技公司的运营成本,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影响服务普及率。 - 机遇: 如果能建立一个公平且透明的收费框架,可能会激励银行投入更多资源来提升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性。此外,消费者对开放银行支付的潜在高接受度(46%)表明,一旦解决了监管和商业模式障碍,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