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特朗普贸易战下返校购物成本上涨9%,父母倍感压力

北美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8/23 00:52:14 (北京时间)
特朗普政府
贸易战
消费通胀
先买后付
零售业
特朗普贸易战下返校购物成本上涨9%,父母倍感压力

新闻要点

报告指出,在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的影响下,2025年7月在线服装和配饰价格同比上涨9%,使得返校购物季成本更高。客户关系管理公司Klaviyo的数据显示,64%的服装网站平均订单价值上升,折扣比去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Klaviyo的行业和洞察主管杰克·科恩将价格上涨归因于关税,而哈佛商学院教授阿尔贝托·卡瓦洛也认同这一发现。 与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的整体物价2.7%的温和涨幅相比,Klaviyo的数据显示出更显著的增长。此外,大学生宿舍和公寓必需的家用电器和家具价格也分别上涨了6%和5%。物价上涨正迫使美国消费者改变购物习惯,例如沃尔玛加大折扣力度,中低收入家庭选择更便宜的品牌、减少购买或削减外出就餐等家庭开支。 信用理财网站Credit Karma的调查显示,44%的父母计划为返校购物举债,高于去年的34%。同时,一项最新调查显示,8月份有41%的美国人考虑使用“先买后付”(BNPL)贷款购买日常必需品,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月度水平,表明消费者财务压力加大。

背景介绍

本文背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持续的贸易战,特别是其对消费品征收的关税。这些关税旨在保护国内产业,但直接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企业通常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推高物价。 当前,美国经济正经历通胀压力和消费者行为的调整,尤其是在可支配收入受到挤压的情况下,个人储蓄减少、债务增加成为普遍现象。返校购物季作为年度重要消费时段,其价格上涨对家庭预算构成直接挑战。

深度 AI 洞察

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信号和企业策略有何深层影响,特别是对美联储的政策考量? - 关税,尽管旨在保护国内产业,但已明确成为通胀的驱动因素。这迫使企业在利润率受压和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之间做出选择,后者现在正成为常态。 - Klaviyo针对特定行业的9%涨幅与劳工统计局2.7%的总体通胀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这凸显出有针对性的贸易政策会产生不均衡的通胀压力,可能掩盖其对特定消费群体和行业的真实影响。这使得美联储在评估整体通胀构成时面临挑战。 - 对于美联储而言,持续的关税引发的通胀使货币政策复杂化。如果潜在需求依然强劲,即便消费者调整支出,这种通胀压力也可能导致更高的利率持续更长时间,从而对经济增长构成潜在阻力。 鉴于当前政治周期,消费者日益依赖“先买后付”和父母因基本购物而增加债务,将如何影响零售业和金融服务业? - “先买后付”的普及和消费者债务的增加,不仅仅是可支配支出的调整,更暗示了中低收入家庭面临的潜在财务压力和流动性挑战。这表明许多家庭为了维持基本生活,正在透支未来购买力。 - 这种趋势迫使沃尔玛等零售商优先采取价值策略,可能会压缩那些无法吸收成本或无法提供有竞争力价格的高端品牌的利润空间。零售业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向价格敏感型市场倾斜。 - 对于金融服务业而言,虽然BNPL提供商可能会看到业务增长,但消费者为必需品增加债务会引发对违约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或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这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对BNPL市场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政策对美国国内消费经济的长期结构性影响是什么? - 长期来看,持续的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消费市场出现结构性转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并永久性地转向更经济实惠的品牌和购物方式。这将重塑零售商的供应链策略和产品组合。 - 贸易战也可能加速美国制造业的部分回流,但代价是消费者需长期承受更高的物价,以及因对进口商品依赖减少而导致的选择性降低。 - 这种政策可能会加剧社会内部的经济分化,即一部分人通过国内就业获得收益,而另一部分人则因通胀压力而生活水平下降。这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讨论和政治压力,要求调整贸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