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阿里巴巴、百度引领中国AI云繁荣,市场飙升55%至27亿美元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8/19 00:40:01 (北京时间)
百度
阿里巴巴
AI云服务
生成式AI
代理式AI
计算机视觉
阿里巴巴、百度引领中国AI云繁荣,市场飙升55%至27亿美元

新闻要点

根据IDC咨询公司的报告,2024年中国AI公共云市场规模达到196亿元人民币(27亿美元),同比增长5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训练和应用需求的激增推动,尤其是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带来的“颠覆性创新”。 百度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在该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各自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腾讯控股和华为技术。报告指出,2023年起大型语言模型开始主导市场,而到2025年下半年,AI服务正向代理式AI演变。在AI云服务的五个细分市场中,计算机视觉是最大的部分,去年增长34%至81亿元人民币,由腾讯和百度领跑。

背景介绍

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共云市场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等“颠覆性创新”的推动。过去,对AI云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光学字符识别、质量检测和监控等传统应用。然而,自2023年起,大型语言模型(LLMs)开始主导市场,而到2025年下半年,AI服务正演变为任务导向的代理式AI,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这种转型刺激了对AI云服务的巨大需求,这些服务既能提供生成式AI应用,也能为客户提供构建自身AI服务的训练资源。

深度 AI 洞察

中国AI云市场由“颠覆性创新”驱动,这对于中国科技巨头的长期估值意味着什么? - 报告强调的“颠覆性创新”(LLMs和代理式AI)表明,市场增长并非简单线性扩展,而是技术范式转变的结果。这为百度和阿里巴巴等在AI基础模型和云基础设施领域有深厚积累的公司提供了持续的护城河。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增长潜力不仅在于扩大现有服务,更在于其在新一代AI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商业化能力。这可能支持更高的估值溢价,但同时也需要警惕技术迭代速度带来的潜在风险,即未能持续创新的公司可能迅速掉队。 考虑到市场领导者的份额相对接近(百度和阿里巴巴各约25%),这是否预示着激烈的价格战或更快的创新周期? - 市场份额的接近性确实可能导致更激烈的竞争,但鉴于AI云服务对计算资源和研发投入的巨大需求,这种竞争更可能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上,而非单纯的价格战。 - 头部企业将竞相推出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AI模型和工具,以吸引开发者和企业客户。这种竞争将加速AI技术和应用的成熟,并可能促使行业整合,有利于那些拥有强大资本和研发能力的公司巩固其领导地位。 从传统AI应用到LLMs再到代理式AI的快速演变,对AI云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灵活性提出了哪些要求?这如何影响其盈利能力? - 这种快速的技术演进要求AI云服务提供商具备极高的战略灵活性和持续的研发投入能力。它们不仅要提供基础设施,还要不断升级其AI平台和工具,以适应最新的模型和应用需求。 - 盈利能力将取决于它们能否快速将新技术商业化并形成规模效应。早期投入巨大,但一旦技术成熟并被广泛采用,领先者将享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从而提升利润率。然而,若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或投入不足,则可能面临客户流失和盈利承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