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购房者对政府激励措施不予理睬,押注房价将进一步下跌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8/18 10:28:01 (北京时间)
中国房地产
购房者情绪
房地产政策
经济刺激
中国经济
中国购房者对政府激励措施不予理睬,押注房价将进一步下跌

新闻要点

中国大陆主要城市的购房者对最新的政策放松措施反应冷淡,他们预计在房地产行业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房价将进一步下跌。分析师和潜在买家警告称,这种看跌情绪可能会削弱旨在重振停滞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措施的有效性。 上海太平洋房屋的地产经纪人邱立晓表示,目前市场情绪非常疲弱,潜在买家普遍认为,如果业主急于成交,未来几个月房价将继续下滑。他补充说,自从北京上周出人意料地取消了该市外围区域的购房限制以来,他的中介机构几乎没有收到任何咨询,而这一举动也加剧了市场对上海将采取类似行动的预期。北京于8月8日宣布,允许本地和非本地居民在北京五环外购买新房和二手房,此举被视为中国首都地方政府为支持房地产行业而采取的意外且激进的举措。

背景介绍

自202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一直面临显著的下行压力,其特点是开发商违约(如恒大、碧桂园)、销售额下降和房价下跌。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市场,包括放松抵押贷款规定、降低首付比例以及取消部分城市的购房限制。北京最近取消五环外购房限制的举措,是中国为振兴这一关键经济部门而采取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

深度 AI 洞察

北京房地产刺激措施反应冷淡,这揭示了当前市场心理和政策有效性方面的哪些问题? - 尽管限制放宽,买家缺乏兴趣,这表明市场存在根深蒂固的看跌情绪,其根源在于对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而非单纯的负担能力问题。这暗示当前的“需求侧”刺激措施在面对“供给侧”过度供应以及买家信心的根本性转变时,效果甚微。 - 此外,这凸显了一个潜在的政策陷阱:渐进式的放松措施可能只会强化市场对未来更激进措施的预期,从而导致“观望”态度,即买家等待更优惠的条件或更低的确定性价格。 到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将如何影响更广泛的经济稳定和投资者信心? -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和金融稳定构成重大风险。它可能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通过不良贷款给银行业带来压力,并因财富效应而抑制消费者支出。 - 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这种持续的疲软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并促使他们重新评估在该地区的长期投资策略。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加剧这种谨慎情绪。 如果现有措施失败,中国政府可能考虑哪些替代政策方法?这又将带来怎样的投资影响? - 如果目前的需求侧刺激措施继续无效,北京可能会转向更直接的干预。这可能包括:由国有企业直接购买未售出库存以稳定价格和支持开发商;向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更直接的财政支持,以确保项目完工;或推出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计划,以吸收部分过剩供应。 - 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模糊市场机制与国家主导经济之间的界限,可能增加国家债务负担,但旨在避免系统性崩溃。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短期内市场波动可能加剧,但长期来看,政府将持续支持,可能为与国家支持实体相关的特定领域创造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削弱和外部资本进入的复杂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