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在8月27日之前,你该买英伟达股票吗?

全球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08/17 20:38:01 (北京时间)
英伟达
人工智能芯片
半导体行业
数据中心
中美科技关系
Image source: Nvidia.

新闻要点

英伟达正准备在8月27日公布其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市场普遍预计这将是一份强劲的报告,主要得益于其在GPU市场92%的压倒性份额以及主要客户(如Meta、Alphabet和Microsoft)持续增加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分析师预计英伟达本季度营收将达到457.5亿美元,同比增长52%,每股收益(EPS)为1.00美元,同比增长47%。 此外,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有关英伟达与白宫达成协议的更多细节,该协议允许其向中国销售H20 AI芯片。此前,由于禁售高科技芯片,英伟达在第一季度承受了45亿美元的费用,但特朗普政府已同意重启销售,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完全公布。此举对英伟达的股价至关重要,因为政府干预已成为其业绩波动的主要因素。 历史数据显示,在没有关税担忧的情况下,英伟达在积极财报后通常股价上涨。鉴于强劲的需求和中国销售的恢复,文章作者对英伟达即将发布的财报充满信心,并建议在报告发布前买入并长期持有其股票。

背景介绍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尤其在图形处理单元(GPU)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GPU是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应用及数据中心的关键驱动力。该公司此前曾因美国政府的出口限制而面临挑战,特别是其高性能AI芯片对中国的销售受阻,导致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产生了45亿美元的费用。然而,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现任美国政府最近同意允许英伟达及其竞争对手AMD恢复向中国销售其H20 AI芯片后,这一局面发生了变化。该协议将允许芯片销售继续进行,并规定15%的收入将上缴美国政府。此举对于英伟达的收入前景和市场情绪至关重要,因为它解除了一个主要的潜在业务障碍,此前这一障碍曾导致其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出现波动。 目前,英伟达的市场份额高达92%,并且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如Meta Platforms、Alphabet和Microsoft,都宣布大幅增加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这进一步支撑了对其AI芯片的强劲需求。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批准英伟达对华销售H20芯片,其深层战略考量是什么? 特朗普政府对英伟达对华出售H20 AI芯片的放行,并非简单的经济考量,而可能是一项复杂的地缘政治策略。此举在短期内为美国科技巨头创造了营收机会,缓解了企业压力,但其长期目的可能包括: - 平衡竞争与合作: 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避免过度脱钩对美国企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为未来可能的合作留下空间。 - 技术影响力维持: 允许销售定制芯片(而非顶尖通用芯片)可能旨在保持美国在华技术影响力,确保中国市场不会完全转向国产替代品,从而维持美国技术标准在特定领域的渗透。 - 财政收益: 协议中15%的营收上缴美国政府条款,表明这不仅仅是贸易便利,更是将部分中国需求转化为美国财政收入的新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类似交易的范例。 - 测试或施压: 此次解禁也可能是一种战术性试探,观察中国对特定技术放宽限制后的市场反应和战略走向,为后续更广泛或更严格的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92%的超高份额,其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何在? 英伟达目前在AI GPU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得益于其CUDA生态系统、早期布局和技术领先性。然而,这种超高份额并非没有风险,其可持续性面临以下挑战: - 客户去风险化: 主要客户(如Meta、Alphabet)虽然短期内增加资本支出,但从长远看,他们有动力投资于自研芯片(如TPU、ASIC)或扶持AMD等竞争对手,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避免“供应商锁定”效应和议价能力受制。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尽管此次对华销售获得批准,但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政策的反复性、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可能随时带来新的出口管制或贸易壁垒,直接冲击英伟达的全球市场。 - 新兴竞争者和技术替代: 除了AMD,越来越多初创公司和云服务提供商正在研发专门用于AI工作负载的定制芯片(ASIC),这些替代方案虽然短期内难以撼动英伟达的地位,但长期可能侵蚀其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大型科技公司资本支出大幅增长对AI行业投资格局有何深远影响? Meta、Alphabet和Microsoft等巨头大幅增加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是AI技术快速商业化的直接体现,这对整个AI行业的投资格局带来多重深远影响: -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巨额投入将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AI算力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张,为AI模型训练和部署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利好上游半导体、服务器、冷却系统等供应商。 - 强化“赢者通吃”效应: 头部科技公司凭借雄厚财力构建AI护城河,可能进一步拉大与中小企业的差距,加剧AI领域的“赢者通吃”局面,使得投资更倾向于已具备规模优势和数据积累的巨头。 - 催生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 强大的AI算力基础设施将加速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的迭代和应用落地,从而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为相关软件、服务和内容提供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 能源消耗与可持续性挑战: 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将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引发对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可能推动对绿色能源、高效散热等新兴技术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