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美国财政部权衡DeFi中的数字身份验证以打击非法金融

北美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08/17 16:32:00 (北京时间)
美国财政部
DeFi
数字身份
加密货币监管
KYC/AML
稳定币
美国财政部权衡DeFi中的数字身份验证以打击非法金融

新闻要点

美国财政部正在就如何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利用数字身份验证工具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征求公众意见。这包括将身份验证直接嵌入DeFi智能合约,以实现链上“了解你的客户”(KYC)和反洗钱(AML)合规。 该举措是根据2025年7月生效的《美国稳定币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GENIUS法案)的要求。财政部认为,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如政府ID或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降低合规成本并增强隐私保护,同时有助于在交易发生前发现洗钱或恐怖融资。 尽管存在数据隐私和平衡创新与监管的挑战,财政部仍持开放态度并欢迎反馈。评论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7日,之后将向国会提交报告并可能发布新规则。 与此同时,美国主要银行团体警告称,GENIUS法案存在一个漏洞,可能允许稳定币发行商通过与交易所或关联方合作来提供收益,从而规避利息支付限制。他们担忧这可能导致大量存款从传统银行流失,影响信贷供应。

背景介绍

美国财政部正在征求公众意见,探讨如何利用数字身份工具及其他新兴技术打击加密货币市场的非法金融活动。此举源于2025年7月签署的《美国稳定币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GENIUS法案)。该法案为支付稳定币发行方设定了监管框架,并指示财政部研究新的合规技术,包括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人工智能、数字身份验证和区块链监控。 此外,美国主要银行团体,由银行政策研究所(BPI)牵头,警告国会收紧GENIUS法案中的漏洞,该漏洞可能允许稳定币发行方规避支付利息的限制。他们担忧,不受控制的附息稳定币增长可能导致高达6.6万亿美元的存款从传统银行流出,威胁企业信贷可获得性。

深度 AI 洞察

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任内,美国财政部推动DeFi身份验证的实际驱动力是什么,除了打击非法金融的表面原因? - 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一种双重策略:一方面鼓励创新以维护美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又通过强化监管框架来确保其可控性,防止对现有金融体系构成颠覆性风险。这可能旨在将DeFi的流动性引导至受监管的渠道,从而扩大美国金融监管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 它也是对传统金融机构担忧的回应。银行界正积极游说以保护其在存款和支付领域的既得利益。通过将DeFi纳入更严格的合规框架,财政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抚这些传统参与者,同时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数字美元策略铺路。 - 此举可能旨在加强美元作为全球数字经济中主导货币的地位。通过确保稳定币和DeFi生态系统符合美国标准,可以降低其他国家发展独立数字货币的动机,从而维护美国的金融霸权。 将KYC/AML直接嵌入DeFi智能合约会产生哪些深远的二级效应,对加密生态系统和传统金融有何影响? - 对加密生态系统: - 去中心化悖论: 这种做法将从根本上改变DeFi的“去中心化”本质,使其更趋向于“许可型”区块链。这可能导致部分纯粹主义者转向更小、更匿名的协议,或推动新的隐私保护技术发展。 - 机构采纳加速: 对于寻求合规性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内嵌KYC/AML的DeFi协议将更具吸引力,从而可能带来巨额资本流入,推动DeFi主流化,但代价是其原始的开放性和无许可性。 - 创新瓶颈: 过于严格的合规要求可能扼杀DeFi原有的快速创新能力,因为开发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合规集成而非核心功能开发上。 - 对传统金融: - 竞争缓解: 传统银行对DeFi的“无监管套利”担忧将得到缓解,这可能降低其对加密货币整体的敌意,并促使它们探索与合规DeFi协议的合作机会。 - 新产品开发: 随着DeFi合规化,传统金融机构可能更容易推出与代币化资产和DeFi协议相关的创新产品,例如受监管的数字债券或基于DeFi的结构性产品。 银行对稳定币收益漏洞的担忧将如何影响财政部在DeFi中推行数字身份的努力? - 银行的担忧强化了财政部对“非法金融”和“消费者保护”叙事的重视。这种游说压力将迫使财政部在制定DeFi数字身份政策时,更加倾向于严格的合规性,以弥合传统金融与新兴加密市场之间的监管鸿沟。 - 这可能导致财政部在GENIUS法案的后续指导中,对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施加更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关于利息支付和与其关联方的合作。数字身份验证将成为实施和监控这些限制的关键工具。 - 银行的担忧表明,在特朗普政府下,传统金融业的游说力量依然强大。财政部在推动DeFi创新的同时,必须平衡传统金融的既得利益,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这意味着数字身份方案最终可能会以一种既能促进合规又能限制潜在“破坏性创新”的方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