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是徒劳吗?中国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选择,欧洲葡萄酒滞销货架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1/26 07:08:15 (北京时间)
中国消费市场
葡萄酒行业
消费降级
欧洲出口
奢侈品市场
是徒劳吗?中国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选择,欧洲葡萄酒滞销货架

新闻要点

在中国,传统烈酒和高端葡萄酒的消费面临下滑,饮料市场正在经历显著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削减开支,导致欧洲高端葡萄酒滞销。 例如,一位上海的30岁猎头马歇尔·苏选择在家而非高档西餐厅饮用葡萄酒,因为这更经济实惠,也与地中海家常菜肴更搭配。全球葡萄酒消费量自疫情以来大幅下降,预计2024年达到1961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葡萄酒进口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疫情期间加速,去年已不足七年前的30%,这给欧洲酿酒商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降价促销。

背景介绍

自2025年起,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和增长放缓的挑战,消费者信心受到影响,可支配支出模式发生变化。这导致了“消费降级”趋势,即消费者在日常开支和奢侈品上更加谨慎。 全球葡萄酒市场也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供应链中断和消费习惯改变导致整体需求下降。中国在疫情期间的严格封锁政策尤其加剧了进口商品的挑战,使得高端消费品市场面临双重压力。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对全球高端品牌意味着什么? - 这表明中国中产阶级对“西方奢侈品”的消费逻辑正从身份象征转向价值驱动和个人享受。曾经的“只要是进口就抢手”的时代已经结束,消费者现在更看重性价比、品牌故事以及产品与个人生活方式的契合度。 - 高端品牌必须重新思考其在华营销策略,从过去的强调独特性和高价位,转向更注重产品质量、可持续性以及与本土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单纯依赖品牌光环将越来越难以奏效。 - 这种转变也预示着本土品牌和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大众消费品领域,这将对全球主要消费品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策略构成挑战。 欧洲葡萄酒行业应如何应对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 欧洲酿酒商需要从单一的高价位策略转向多元化产品线,包括推出更多中低价位、适合日常消费的葡萄酒,以适应中国消费者在家用餐和注重性价比的趋势。 - 加强与中国本土零售渠道和电商平台的合作,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分销成本。此外,利用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进行定制化营销。 - 考虑进行品牌本土化改造,甚至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纯粹的出口模式可能不再足以维持竞争力。 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其他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品市场是否会面临类似挑战? - 这种趋势很可能蔓延至其他非必需的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品领域。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普遍削减非必需开支,尤其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利率高企的2025年。 - 品牌忠诚度将面临考验,那些仅仅依靠品牌溢价而非实际价值支撑的产品将首当其冲。那些能够提供独特体验、个性化服务或具有强大文化认同感的品牌,可能更能抵御冲击。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高端消费品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策略调整,警惕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