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保持股市泡沫不破的隐形力量(提示:中国)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1/26 03:14:20 (北京时间)
施罗德
全球股市估值
中国科技
新兴市场
利率政策
保持股市泡沫不破的隐形力量(提示:中国)

新闻要点

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在2026年全球股票展望中指出,尽管全球股市按传统估值指标可能显得过高,但某些结构性力量被投资者低估,这些力量可能维持甚至推高股价。 报告承认,大多数主要市场目前的市盈率远高于其15年均值,长期指标如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和市销率(巴菲特常用)均发出警示信号。然而,施罗德认为当前环境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包括预期中的全球短期利率下降,特别是对美国市场提供支持。 更具说服力的驱动因素在于新兴和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变革。施罗德特别指出中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型被市场低估,这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机器人等领域已显现。此外,印度和巴西经济信心的提升,以及欧洲在科技基础设施和能源转型方面的被低估的长期驱动力,也被视为支撑当前估值的重要因素。尽管存在增长不及预期或地缘政治冲击的风险,施罗德的中心观点是,利率下降、关键新兴市场情绪改善以及被低估的结构性驱动因素的结合将暂时维持高估值。

背景介绍

施罗德(Schroders)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以其对全球经济和市场趋势的深入研究而闻名。其首席投资官Alex Tedder是该报告的主要撰写者。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普遍关注传统估值指标(如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和市销率),这些指标通常被用来衡量市场是否处于“泡沫”状态,因为它们目前显示许多市场估值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J·特朗普及其政府在全球经济政策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对贸易、技术和地缘政治的立场可能对全球市场动态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全球中央银行在应对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方面的货币政策路径,包括利率调整的预期,是影响市场估值的核心因素。

深度 AI 洞察

施罗德对中国科技“超周期”的乐观评估,在特朗普政府持续的科技竞争和贸易政策下,其韧性如何? 施罗德将中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型视为被市场低估的力量,但其分析可能低估了现任特朗普政府持续的科技竞争和贸易政策所带来的特定风险。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续推行与中国脱钩的政策,例如: - 进一步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 - 严格的出口管制,特别是针对关键技术领域,限制中国科技公司的发展。 - 鼓励美国企业将生产线迁回国内,进一步削弱全球化下的相互依赖。 这些举措即使中国国内科技创新持续,也可能显著扰乱全球供应链并抑制投资者对与中国相关资产的信心。中国科技力量的韧性将取决于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否有效实现技术自主和国内需求驱动的增长,以及其能否在全球南方市场建立更强大的经济联盟以抵消西方市场的潜在阻力。 施罗德对“利率下降”的预期,隐含了哪些关于通胀轨迹和央行独立性的假设?这些假设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施罗德将短期利率下降视为支撑市场的关键因素,这隐含了几个重要假设: - 通胀受控: 假设通胀已得到有效控制,或将继续趋向央行目标,从而为降息创造空间。 - 央行宽松倾向: 假设全球主要央行(特别是美联储)将优先考虑经济增长而非严格的通胀目标,并愿意在经济放缓时采取宽松政策。 这些假设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如果通胀比预期更具粘性,特别是考虑到地缘政治事件(如能源供应冲击)可能重新引发通胀压力,央行可能被迫维持高利率甚至考虑加息。此外,如果央行受到政治压力(例如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以维持特定政策立场,其独立性可能受损,从而影响其响应经济数据的能力。任何对这些假设的挑战都可能消除关键的市场支撑,使当前估值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 施罗德强调新兴市场“信心改善”将刺激资产需求,但在全球资本流动性收紧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种信心如何转化为持续的资产流入,以及它对资本外流的脆弱性如何? 新兴市场“信心改善”转化为持续资产流入的路径并非坦途,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它需要: - 实质性结构性改革: 例如印度和巴西的政策透明度提升、营商环境改善、财政纪律加强等,以吸引长期资本而非短期投机。 - 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 任何地区冲突或政治动荡都可能迅速逆转投资者信心。 - 与全球经济周期脱钩: 在全球经济放缓或美国利率持续高位时,新兴市场需要展现出更强的内生增长动力。 新兴市场对资本外流的脆弱性依然很高。全球流动性收紧(即使美联储降息,但全球其他地区可能维持紧缩),或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时,资本往往会迅速流向被认为是更安全的资产(如美元或美国国债)。此外,新兴市场自身货币政策失误或财政赤字扩大,也可能迅速触发资本外流。因此,施罗德的观点需要新兴市场在政策执行和经济韧性方面展现出超出预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