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营收超预期,即时零售和人工智能推动强劲增长
![Item 1 of 3 Alibaba Group logo is seen in this illustration created on February 11, 2025. REUTERS/Dado Ruvic/Illustration/File Photo [1/3]Alibaba Group logo is seen in this illustration created on February 11, 2025. REUTERS/Dado Ruvic/Illustration/File Photo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_next/image?url=https%3A%2F%2Fwww.reuters.com%2Fresizer%2Fv2%2FO4GT3BKP4NIJRPQHX546J47MLA.jpg%3Fauth%3D6e6d82cc0922f4bde8f89d1c97b26f15749c0a4a9651ab7a3b375cf08b7e592d%26width%3D1200%26quality%3D80&w=1920&q=75)
新闻要点
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2478亿元人民币(约合349.7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426.5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对一小时送达服务的投资,吸引了更多用户,同时其云计算部门也实现了强劲增长。 尽管净利润同比下降53%至206.1亿元人民币,但仍超出分析师预期。公司正在即时零售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并向消费级人工智能市场积极拓展,其Qwen大语言模型推出的免费应用在一周内下载量突破1000万。此外,阿里巴巴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实现了9.3%的销售额增长,并积极推动海外扩张。
背景介绍
阿里巴巴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和科技巨头,目前正面临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即时零售”领域。这个市场以主要参与者(如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之间激进的折扣和补贴为特征,导致行业内资金消耗巨大。 长期以来,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业务主要服务于企业客户,但现在正进行战略调整,转向更具竞争力的消费级人工智能市场。双十一购物节是中国每年最大的线上购物活动,其销售数据被视为衡量消费者支出和电商平台表现的关键指标。
深度 AI 洞察
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和消费级AI领域的大举投资,对其核心电商业务的长期利润率意味着什么? - 即时零售的投入,虽然短期内压低了利润,但旨在通过提升用户粘性和服务频率,巩固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下沉市场和同城零售中。 - 这种投资是防御性的,旨在抵御来自美团、京东等竞争对手的侵蚀,同时也是进攻性的,力求构建未来数字生活服务的生态护城河。 - 消费级AI的布局,尤其是在大模型应用上的投入,是为电商平台提供差异化服务,如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率,为长期GMV增长提供新动力。 面对中国AI市场激烈的价格战,阿里巴巴如何平衡投资回报与市场份额? - 阿里巴巴的策略似乎是先通过免费应用快速获取用户和数据,建立用户基础,而非立即追求高利润。 - 这种做法反映了其在互联网领域一贯的“先圈地,后变现”思维,即通过低成本策略扩大用户规模,再逐步探索商业模式。 - 鉴于其在企业级AI的积累,阿里巴巴可能寻求在消费级AI中复制“平台+生态”模式,通过吸引开发者和第三方服务商,降低自身直接补贴的压力,并最终通过增值服务实现盈利。 在特朗普政府持续关注中国科技企业背景下,阿里巴巴的海外扩张和AI发展战略面临哪些潜在风险? - 阿里巴巴在双十一期间的海外扩张,可能使其海外业务更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审查。 - 尽管主要关注东南亚等市场,但任何技术供应链、数据安全或国家安全层面的担忧,都可能导致其海外业务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或限制。 - 尤其是在AI领域,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AI技术的警惕性极高,阿里巴巴在AI基础设施和模型上的投入,可能使其在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吸引全球人才或进行海外合作时面临障碍,进而影响其AI能力的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