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怎么了?其股价在两个月内下跌了40%以上。
%3Amax_bytes(150000)%3Astrip_icc()%3Aformat(webp)%2FGettyImages-21945850611-af95a9f40eaa4124a0cb97300f282e26.jpg&w=1920&q=75)
新闻要点
自九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以来,甲骨文(Oracle)的股价在两个月内暴跌超过40%,成为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泡沫担忧日益增长的典型案例。该公司深陷AI生态系统中各方交易的复杂网络,这意味着其困境可能波及其他相关方。 甲骨文通过发行180亿美元新债为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使其总债务超过1000亿美元,引起了市场关注。今年一月,甲骨文宣布与ChatGPT制造商OpenAI和日本科技巨头软银合作,共同推进一项名为“星门”(Stargate)的5000亿美元美国AI基础设施项目。然而,九月初公布的季度财报超出华尔街预期,股价一度飙升,但几周后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茨(Safra Catz)被替换的消息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高盛数据显示,包括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和甲骨文在内的AI超大规模厂商的共识资本支出已从第三季度初的4670亿美元增至5330亿美元。交易员也开始大量购买甲骨文的信用违约互换,以对冲或押注AI交易。华尔街日报指出,甲骨文九月财报中披露的大部分超预期营收积压来自与OpenAI的交易,这种“循环交易”可能更多地反映了自我交易而非有机需求,引发了市场对AI生态系统内风险传导的担忧。
背景介绍
甲骨文作为一家近50年历史的软件公司,近年来积极转型并大举押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参与者。其股价在2024年(新闻发布前)因AI热潮而飙升,反映了投资者对AI技术变革潜力的极大热情。 然而,随着市场对AI公司估值的担忧逐渐加剧,尤其是在大规模资本支出和高负债背景下,这种热情开始消退。甲骨文通过发行巨额新债来支持其AI战略,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风险考量。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一种债务违约保险,交易员对其需求增加,表明市场对甲骨文偿债能力的担忧以及对更广泛AI投资领域潜在风险的对冲需求。
深度 AI 洞察
甲骨文股价暴跌背后的深层驱动因素是什么,这又揭示了AI投资格局的哪些关键信息? - 表面看,CEO更换是股价下跌的直接催化剂,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对甲骨文AI增长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180亿美元的新增债务和总额超千亿美元的负债,是为了支持其大规模AI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公司正采取高风险、资本密集型战略,而非轻资产、高利润的传统软件模式。 - 华尔街日报披露的“循环交易”和OpenAI交易对营收积压的贡献,暗示了AI生态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财务工程和“自我交易”风险,而非纯粹的有机需求增长。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2025年)寻求稳定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市场对这种依赖关联交易而非实际盈利能力的增长模式持谨慎态度,担心其可能掩盖真实业务表现。 - 甲骨文作为“AI泡沫”的典型代表,其遭遇促使市场重新评估AI投资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投资者正在权衡AI开发支出与未来潜在营收之间的真实回报,更加关注现金流、利润率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而非仅仅被增长故事所吸引。 甲骨文的财务策略及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互联性,如何放大整个科技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 甲骨文为AI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的巨额债务,加上其在“星门”计划等数十亿美元交易中的核心角色,构成了显著的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其AI项目未能如预期带来强劲回报,或AI需求增长放缓,其偿债能力将面临压力,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 这种“网络效应”下的风险传导是双向的:甲骨文的困境可能导致其合作伙伴(如OpenAI、软银)面临财务或声誉压力,反之亦然。高盛分析师已警告,AI生态系统内部的收入和股权关系形成的反馈循环,增加了压力从某一部分蔓延到整个AI综合体的风险。 -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其政府可能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垄断行为和市场估值保持审慎态度,尤其是在宏观经济面临不确定性时。甲骨文所暴露出的高杠杆和潜在关联交易问题,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对AI行业财务透明度和风险管理的更严格审查,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投资者应如何重新评估AI领域的投资机会与风险,以避免成为下一个“AI泡沫”的受害者? - 投资者应将重点从纯粹的“AI概念股”转向那些拥有可持续商业模式、清晰盈利路径和健康财务状况的公司。评估AI投资时,需深入分析其技术壁垒、客户黏性、单位经济效益,以及AI技术如何真正转化为可观且可预测的收入,而非仅仅投入巨额资本而无明确回报。 - 警惕那些过度依赖外部融资、高杠杆扩张或主要通过关联交易支持营收增长的AI相关企业。应优先选择那些在AI军备竞赛中能够实现成本效益和显著运营效率提升的公司,例如提供关键基础设施、工具或平台的企业,而非仅仅是消费者应用。 -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本土的AI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获得政策支持,但同时,市场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和数据安全审查可能加剧。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导向对AI行业竞争格局和合规成本的影响,并考虑通过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品对冲高风险AI投资,或将资金配置到防御性更强、现金流更稳定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