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软银股价暴跌逾10%,英伟达引发的抛售潮席卷亚洲芯片股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布时间: 2025/11/21 16:52:15 (北京时间)
英伟达
软银
半导体
AI芯片
市场回调
亚洲科技股
软银股价暴跌逾10%,英伟达引发的抛售潮席卷亚洲芯片股

新闻要点

周五,英伟达股价在前夜公布超预期财报和乐观展望后反而大幅下跌,引发亚洲芯片股的全面回调,其中日本科技巨头软银股价暴跌超过10%。此次抛售潮不仅影响了软银(尽管其近期已出售英伟达股份,但仍控制着向英伟达提供芯片架构和设计的英国半导体公司Arm,并参与多个使用英伟达技术的人工智能项目,包括价值5000亿美元的Stargate数据中心项目),还波及了整个亚洲芯片供应链。 具体而言,英伟达高带宽内存(HBM)的主要供应商韩国SK海力士股价下跌近10%,三星电子也下跌逾5%。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英伟达芯片设计制造商台积电股价下跌超过4%。生产AI工作负载服务器机架的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下跌4.86%。分析师Billy Toh认为,英伟达的下跌是比特币抛售、美联储降息可能推迟以及金融状况普遍收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同时“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也引发了更广泛的风险规避情绪。

背景介绍

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AI芯片设计公司,其GPU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业绩和股价波动对全球半导体行业具有重要影响。软银集团是一家日本跨国企业集团,其投资组合涵盖科技、电信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尤其以其在愿景基金和对Arm Holdings的控股而闻名,Arm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供应商。 当前正值2025年,全球经济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包括潜在的降息时机)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AI领域估值是否过高的持续讨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市场波动也可能影响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偏好,进而波及科技股。

深度 AI 洞察

英伟达下跌是否预示着AI芯片热潮的潜在逆转或泡沫破裂? - 虽然英伟达财报和指引强劲,但股价下跌表明市场对AI芯片领域的乐观情绪已开始面临更严格的审视。 - 这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高估值的谨慎,以及对未来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尤其是在利率前景不明朗和宏观经济压力下。 - 此次回调可能并非AI热潮的终结,而是市场从过度投机转向更基本面驱动的投资,筛选出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企业。 亚洲半导体供应链的集体下跌,对全球科技格局有何深层战略影响? - 亚洲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设计(Arm)、制造(台积电)、存储(SK海力士、三星)到设备(东京电子、Lasertec)和AI服务器基础设施(鸿海)。 - 此次集体下跌凸显了全球科技生态系统的高度关联性,以及对单一关键技术(如英伟达的AI芯片)的依赖性,使得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 这可能促使各国和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韧性,加速区域化和多元化布局,从而在长期内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版图。 除了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因素,是否有其他潜在因素导致此次英伟达“利好出尽”的下跌? - 确实,除了比特币抛售、美联储降息延迟和“AI泡沫”论之外,还可能存在一些更微妙的因素。 - 例如,投资者可能在寻找潜在的竞争对手或替代技术,或者对英伟达未来在数据中心领域的议价能力感到担忧,尤其是在微软、谷歌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积极开发自研AI芯片的背景下。 - 此外,作为 incumbent 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政府,其贸易政策和对关键技术供应链的干预,也可能为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地缘政治风险考量,从而导致部分资金从相关板块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