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基金经理迈克尔·布瑞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他是在宣告人工智能(AI)热潮已见顶吗?

新闻要点
“大空头”迈克尔·布瑞旗下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在第三季度通过购买看跌期权做空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两大热门股:英伟达和Palantir。布瑞的论点主要基于估值过高,他指出Palantir的市销率高达124倍,远超互联网泡沫时期微软、亚马逊等公司的峰值(30-50倍)。英伟达的市销率为29倍,也处于历史高位,同时面临AMD和博通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宏观层面,布瑞可能受到席勒市盈率(CAPE)接近40的历史高位以及“恐惧与贪婪指数”显示市场恐惧情绪(29点)的影响,认为AI领域存在泡沫。然而,文章作者持不同观点,认为AI热潮势头依然强劲,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如Meta、微软、OpenAI)正持续加大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将继续利好英伟达。尽管Palantir估值偏高,但长期来看,其在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业务能力仍值得看好,作者认为二者仍是AI领域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买入并持有机会。
背景介绍
迈克尔·布瑞因其在2007-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成功预测并做空市场而闻名,这一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大空头》,使其在华尔街享有“聪明钱”的声誉。 英伟达是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领域的领导者,其芯片是当前生成式AI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促使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大幅增加资本支出。Palantir Technologies则是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在过去两年中股价表现强劲,是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涨幅最大的股票之一。
深度 AI 洞察
布瑞的交易是否反映了对AI技术长期潜力的真正怀疑,还是仅仅是对短期市场过度投机的判断? - 布瑞的做空操作更多是基于对市场估值过高和短期投机情绪的判断,而非对AI技术本身长期颠覆性潜力的质疑。他的历史成功案例(如次贷危机)均发生于资产泡沫破裂前,这表明他擅长识别情绪驱动而非基本面支撑的过度估值。 - 尽管AI技术无疑是未来几十年的关键驱动力,但任何新技术周期都伴随着投资狂热,导致部分公司股价与其当前或近期盈利能力严重脱节。布瑞可能认为,当前AI相关股票,尤其是Palantir,已进入这种“狂热”阶段。 - 他的行动是对市场心理的一种反向操作,试图抓住泡沫破裂的时机,而不是否定AI的最终价值。 当前市场环境下,布瑞的做空行为对英伟达和Palantir的投资者而言,其警示意义何在? - 对于英伟达,布瑞的做空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即使是拥有强大基本面和明确增长路径的公司,在过度乐观的市场中也可能面临估值上限或短期回调风险。竞争加剧(AMD、博通)和超大规模客户资本支出放缓(尽管目前仍在加速)都可能成为潜在的估值压力。 - 对于Palantir,布瑞的做空是更直接的警示。其极其高的市销率在历史上很少有公司能长期维持。这可能预示着,即使公司长期前景光明,短期内也极有可能经历显著的估值修正,投资者应警惕“成长股陷阱”——即高增长已在股价中充分甚至过度体现。 - 整体而言,布瑞的行动提醒投资者,在追逐热门趋势时,应始终关注估值纪律和下行风险,尤其是在Shiller CAPE等宏观指标已发出警报的情况下。 在特朗普政府连任的背景下,AI领域的投资格局会受到哪些潜在的地缘政治或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可能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重点关注国内技术发展和供应链安全。这可能意味着对美国本土AI芯片制造商(如英伟达)的额外支持或补贴,以确保其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 - 同时,对中国等竞争对手的技术出口管制和限制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尤其是在高性能AI芯片领域。这既可能为英伟达等公司在美国及其盟友市场创造更集中的需求,也可能限制其在全球某些关键市场的销售,并促使中国加速本土替代方案的研发。 - 对于像Palantir这样的数据分析公司,其与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的紧密合作关系可能会在特朗普政府下得到巩固甚至扩大。国家安全和数据主权的优先考量将使其在公共部门业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可能面临更严格的隐私和伦理审查,以及国际业务拓展的潜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