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比特币流动性模式预示“关键时刻”,目标价12.4万美元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1/12 20:20:23 (北京时间)
比特币
加密货币流动性
稳定币
链上分析
技术分析
比特币流动性模式预示“关键时刻”,目标价12.4万美元

新闻要点

分析师指出,稳定币供应量已升至熊市水平,预示着比特币(BTC)及加密货币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历史数据显示,稳定币供应比率(SSR)处于其“历史较低区间(13)”,这与2021年中期和2024年全年的底部时期相吻合,当时比特币在强劲反弹前表现平静。 币安(Binance)的比特币/稳定币储备比率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稳定币储备上升而比特币储备下降,这种模式在2020年以来每次出现都标志着比特币轨迹的关键时刻。短期持有者抛售枯竭常数已降至2023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表明卖方动能耗尽,预示着价格可能出现上行波动。MVRV比率也支持比特币可能已在9.8万美元触底的观点。 从技术分析来看,比特币目前正处于一个下降楔形形态内交易,这通常被视为看涨反转模式。如果日线收盘价突破10.7万美元,将确认这一模式,为比特币升至12.4万美元的看涨目标价(较当前价格上涨19%)铺平道路,此目标价与8月14日的前一高点一致。瑞银(Swissblock)指出,“避险信号”已转为低风险状态,表明随着比特币复苏,卖压正在缓解。

背景介绍

比特币市场以其固有的波动性和周期性著称,其价格走势常受宏观经济因素、市场情绪以及链上数据指标的复合影响。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载体,其供应量的变化常被视为衡量市场潜在购买力的重要指标。 在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关注美国总统唐纳德·J·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其对通胀、利率和美元走势的潜在影响。加密货币作为另类资产,其表现也受到传统金融市场情绪和全球流动性状况的制约。投资者密切关注链上数据指标,如稳定币供应比率(SSR)、币安储备比率、MVRV比率以及技术分析模式(如下降楔形),以识别潜在的市场底部和反转信号。

深度 AI 洞察

超越技术信号,哪些更广泛的宏观经济或市场因素可能促成当前稳定币流动性的积累,以及在特朗普政府2025年的经济背景下,这对投资者信心意味着什么? - 稳定币的积累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在当前不确定性中的谨慎立场,选择将资本暂时停泊在风险较低的稳定币中,而非直接投入波动性资产。 - 这可能预示着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若特朗普政府的亲商政策未能显著刺激经济过热,美联储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考虑降息,从而提升风险资产(包括比特币)的吸引力。 - 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传统金融市场潜在的脆弱性也可能促使部分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市场寻求避险,但在明确的上涨催化剂出现前,这些资金倾向于以稳定币形式存在。 鉴于过去的周期,哪些主要风险可能使这些看涨的流动性信号失效,并且加密市场是否存在潜在的结构性弱点,可能导致尽管链上指标看似强劲,却出现“牛市陷阱”? - 监管不确定性是首要风险。尽管特朗普政府可能相对支持创新,但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压力依然存在,任何突发性的严厉监管措施都可能迅速逆转市场情绪,导致流动性外流。 - 宏观经济的意外冲击,例如全球经济增长突然放缓、通胀超预期反弹或主权债务危机,都可能导致投资者全面撤离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从而压倒链上流动性积累的积极信号。 - 此外,中心化交易所的潜在安全漏洞或大型稳定币脱钩事件,也可能引发市场恐慌,短期内造成严重的信心危机和价格下跌,形成所谓的“牛市陷阱”,尤其是在市场情绪脆弱时。 如果比特币成功达到12.4万美元的短期目标,这一成就将如何重塑市场对加密货币作为机构投资资产类别的看法,并在2025年及以后,对数字资产的长期采用和监管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 达到12.4万美元将显著增强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进一步巩固其在投资组合中的地位,吸引更多传统机构投资者将其视为对冲通胀或宏观不确定性的工具。 - 这一成功将促使更多资产管理公司推出比特币ETF或其他加密投资产品,从而扩大主流投资者接触比特币的渠道。此举也会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可能加速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更广泛的采用。 - 长期而言,若比特币能持续展现其抗周期性和价值储存能力,它可能迫使金融机构和政府重新评估其对数字资产的战略定位,加速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并可能促使现有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以适应数字资产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