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瑞银称数据中心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动储能行业进入“繁荣周期”

全球
来源: 路透社发布时间: 2025/11/12 16:14:19 (北京时间)
数据中心
能源存储
人工智能
中美科技竞争
可再生能源
A logo of UBS is pictured outside a branch of Swiss bank UBS in Zurich, Switzerland, June 19, 2025. REUTERS/Denis Balibouse/File Photo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

新闻要点

瑞银证券预计,受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的推动,未来五年储能行业将迎来“繁荣周期”。全球储能需求在2026年可能同比增长40%。瑞银分析师颜贻书指出,可再生能源是美国未来五年唯一预计将显著增长的发电领域,其间歇性发电特性增加了对电池储能的需求以平稳电网波动。 美国市场对中国储能制造商至关重要,因其利润率高且占有20%的市场份额。然而,特朗普总统“一个宏伟漂亮法案”中的“外国关注实体”条款对中国企业参与美国能源部门构成重大风险。与此同时,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预计将实现30%至50%或更高的最快增长率。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定价的推行将进一步刺激储能项目的发展,这些项目通过低价充电、高价售电获利。瑞银预计,中国各省可能引入容量补偿机制,以进一步激励储能投资。

背景介绍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激增,导致全球电力需求显著增长。这些数据中心对稳定且充足的电力供应有高要求。同时,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的依赖日益增加,但其间歇性发电特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因此需要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来平衡供需。 在地缘政治层面,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技术竞争持续紧张。特朗普政府通过立法,如“外国关注实体”条款,旨在限制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领域(包括能源)的参与。中国则在其国内市场积极推动能源改革,通过市场化电价和补偿机制来激励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以支持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深度 AI 洞察

美国限制中国储能企业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 - beyond表面上的电网稳定和可再生能源整合,美国此举反映出多层面的战略: - 国家安全:减少对潜在对手在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组件上的依赖,以防范供应链风险。 - 经济保护主义:通过限制外国竞争来扶持国内制造业,刺激美国本土储能产业的就业和增长。 - 技术领导力:旨在推动电池和储能技术的本土创新,力求在下一代储能解决方案中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储能企业应如何应对美国市场的限制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 鉴于美国市场的政策壁垒和潜在风险,中国储能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其全球市场策略: - 加速多元化: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如中东、拉美、非洲和东南亚,这些地区对能源基础设施有迫切需求且增长潜力巨大,同时政治风险相对可控。 - 技术升级与差异化:投资研发,开发具有独特技术优势或成本效益的产品,以规避直接与美国本土或盟友企业在特定高敏感领域竞争。 - 本地化生产与合作:考虑在非敏感地区建立本地生产基地或与当地企业合资,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并更好地服务区域市场。 UBS的分析是否充分考虑了AI数据中心对电网的长期变革性影响? - UBS的分析强调了AI数据中心对储能需求的短期推动作用,但可能低估了其深远的长期影响: - 能源结构重塑:AI数据中心可能不仅推动储能发展,还会加速对核能、地热或其他稳定基荷电源的投资,以满足其高负荷需求,这可能改变当前以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储能叙事。 - 微电网与去中心化:为确保AI运算的连续性,数据中心可能投资于更复杂的本地微电网解决方案,包括结合储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或高级燃料电池,从而推动电网架构的去中心化。 - 新型商业模式:数据中心本身可能成为大型的“虚拟电厂”,通过智能调度其储能和计算负荷来参与电网服务,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动态。